、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二 、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
1、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腦力與體力勞動相結合。
2、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觀點:
(1) 舊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
(2)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
(3) 機器大工業生產提供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和可能。
(4) 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制度條件。
三、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及其關係
(一)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
1、體育
(1)根本任務:增強學生的體質。
(2)組織形式:體育課
2、勞動技術教育
(1)意義:①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②促進學生品德發展
③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
④有利於增強學生體質
⑤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⑥有利於完成升學和就業雙重任務,能讓學生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
(2)途徑:①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勞動
②社群工廠、農村的勞動
③社會公益勞動
(二)五育之間的關係
1、 德育:思想基礎
靈魂和統帥的作用——其他各育的基礎、核心
方向性的保證
2、 智育:前提和支援作用
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3、 體育: 物質基礎
4、 美育: 動力作用
5、 勞動技術教育: 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