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築基階段,人體氣機需要由外至內逐層打通,內外氣機連貫,氣脈才能完全通暢。煉體是一個由筋骨到臟腑,由外至內,氣機全面貫通的過程。與筋骨不同,臟腑無法透過抻拔來鍛鍊,需要透過外力引動內力進行間接鍛鍊。八段錦、五禽戲、傅山養生功等有專門針對各個臟腑的鍛鍊和按摩功法。這些可以作為煉體內煉的入手方法。

煉體是煉氣的基礎。煉體是在為煉氣鋪路,只有把路修得平坦、筆直,道路上的車輛才能夠跑得順暢。人體的氣脈就像一條條水管,如果有摺疊或彎曲,就算加大水壓,也很難透過。只有在筋骨撐拔,骨正筋柔,內外貫穿的情況下,氣血才能流暢無阻。有些人在站樁或打坐時容易上火,除了意念過重外,多數原因是身體基礎不夠。筋骨沒有撐拔開,內外氣機不貫通,氣機執行會受阻。在站樁加強氣機執行時,氣機就容易跑偏走火,這就像水管還沒有展平就加大水壓,結果很容易爆裂。

氣的四種 含義中,呼吸之氣和營衛氣都是有形有質的,因此都屬於後天之氣;元然和先天一然都是無形無相的,因此都屬於先天之氣。

後天有形,先天無相,這是區分先、後天的重要標準。需要注意的是,寫法上有時"氣"專指後天氣,"烈"專指先天然。

對於這些氣的含義,我們需要明確它們的差別,以避免迷惑。深刻理解氣的含義,有助於在修煉中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訣竅。”

“阿楓,你腦子裡面怎麼知道那麼多的東西,你居然看過那麼多的典籍,修煉又那麼厲害,你說說你的腦子是怎麼長的?”

“你先別打岔,聽我繼續說!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百日築基,可細分為五個階段:煉體,煉氣,凝神,神氣相交,調藥產藥。接下來詳細分析每個階段。

一、煉體: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祛並強身,補足生理機能虧損。煉體可再細分成外煉筋骨、內煉臟腑等部分。只有在身體健康,生理機能強勁的情況下,人才能體驗到氣感。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筋骨堅實、臟腑調和後,氣機才容易發動,氣感才會逐漸增強。煉體是煉氣的基礎。煉體階段的功法,主要以動功為主,可以配合一些拉伸。意念上,清靜自然,無需任何刻意導引。

二、煉氣:築基階段所煉之氣,多為後天之氣。煉氣階段的任務是激發內在生機活力,通暢全身氣脈。煉氣可以分成聚氣、行氣等部分。煉氣階段的功法,以樁功和導引為主,並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各派的傳承不同,但都有較完整的體系。如果自己盲修瞎練,會有出偏走火的危險。煉氣日久,待到丹田氣機充盈,會有河車初動的景象。此時,營衛之氣會沿著任督自動巡行。此種現象被稱為血河車或經絡周天。這是氣脈通暢、煉氣有成的效驗。身體上的氣脈不調和,就坐不住,心性也很難清淨。氣機充盈是神能凝住的基礎。

三、凝神:氣通周天是煉氣階段的一個里程碑。此時,氣雖足,而神未全,坎離尚不能完全相交,還需凝神的功夫。"凝神之要,莫先於澄神;澄神之要,莫先於遣欲",《清靜經》曰:"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寂滅情緣,去除妄想、雜念是凝神階段的第一要務。功夫下手全在"凝神調息,調息凝神"八個字。入靜之初,可以配合數息,先以心依息,繼而息依心,最後心息相依,雜念由多變少,心地逐漸澄清。除了練功,日常生活中也要少私寡慾,時時返觀內照,應物不迷。久而久之,息自調,氣自生,神自凝。腹式呼吸會自然形成。

四、神氣相交:此階段是築基的核心。《翠虛篇》曰:"昔日逢師傳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到此階段,心已較為清淨,神已初步凝聚,丹田氣機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