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經之處。眾所周知咽喉是飲食下嚥所用,通往腸胃;而氣管有十二節,氣管被玄家稱為重樓。氣管連線肺竅以及心臟。心臟下面有一竅,被稱為繹宮,這裡是龍虎交會之地。繹宮再往下三寸六分,這裡便是人身土釜黃庭宮,通常也稱呼為中丹田。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至天至地,八萬四千裡。講述的是從肚臍處往內大約三寸六分深處,便有方圓一寸二分的一個空間,該穴左明堂右洞房,這裡是修道之人的藏氣之地,也是修煉丹道的煉丹之鼎。

該穴距離天心三寸六分,距離地腎三寸六分,距離中丹田一寸二分,總計八寸四分。而八寸四分正合天地之全數,人身一天地。而肚臍裡面的空間又被稱為生門,生門裡面有七竅,下通外腎,外腎是精氣所經之處。肚臍之後腎之前,中間有一個穴位名為堰月。爐,又曰氣海。氣海往下一寸二分,名華池(還有一種說法華池為舌下部位),是下丹田藏精之所採藥之處。

前面提及的左明堂右洞房,其實也是虛間一穴,向上通內腎,向下通尾閭,中間名稱為玄關。玄關是無中生有的地方,何解?是練氣煉精到滿,而自然產出真一之氣的地方,也稱玄關自開。因此身前三田即為泥丸、土釜、華池,也是上中下三丹田。”

“楓子,那我呢?”李餘飛也問道。“我之前不是說你虛嗎?這個虛不是你想象中那個虛,而是精氣神的虛,古人對營氣和氣有"營行脈中,衛行脈外"之說。故氣功師都重視積蓄精氣

修煉真氣,元氣、精氣是任何人都有的,而經過長期氣功鍛鍊後發放出來的氣,由於有一定秩序、方向,帶著氣功者本人的意念,而且具有物質能量,所以為人治病、遙視、透視、遙感,能夠移動物體。

按照道家氣功的主張,修煉真氣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初關,煉精化氣,第二階段中關,煉氣化神,第三階段上關,煉神還虛。這三關修煉,又稱"三花聚頂"。

練精氣﹣﹣守下丹田保元氣而養精蓄銳。道家煉丹術認為,人到成年之後,由於物慾損耗,先天之元氣逐漸損耗,必須用後天之精氣溫潤它、滋養它,使之充實起來,這就是煉精化氣的內容和目的。

廣義的"精"指人體五臟之精,(即後天之精),包括人體中的津、血、液以及"內分泌素"、"激素"等多種重要物質。狹義的"精"指生殖之精(先天之精),它們參與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是生命的根本。《仙經》上說:"道以精為寶,寶持宜閉密。施人則生人,留己則生己。結纓尚未可,何況空廢棄?棄損不竟多,衰老命已矣。"古人十分重視保養五臟之精,認為如果人的肝精不固,則目眩無光,肺精不固,則肌肉消瘦,腎精不固,則神氣減少,脾精不固,則齒髮衰白,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江楓提醒道,“新手前期不容易感知丹田,這次講的方法是透過意守的方法引導氣進入丹田,進而感知到丹田。

首先要知道意念是什麼,念為頭意為存續。可自行理解。簡單說就是集中注意,努力去感受那個地方,就是意守。

調息凝神,先調整好狀態,身體放鬆自然,心無雜念,注意力集中在下丹田位置(也就是肚臍下三寸關元穴的位置) 納氣,丹田沒有氣的情況下,不易感知到,此法亦是藉助氣入丹田產生的張力來感知丹田。呼吸可用自然呼吸,也可 拿基本引氣法和呼吸方法(基本引氣法和呼吸法,納氣效率高很多)。新手會容易出現意念守不住丹田的情況,按照前面的步驟反覆練習,藉助氣的感覺和意念逐漸熟練感知丹田,一般練習幾次就可以做到很輕易的做到意守丹田

注意:在沒引到氣的情況下,不宜反覆操作!相當於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