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縣委書記丘國棟,自從回到縣裡後,好像徹底變了一個人,工作上更加雷厲風行、主動作為,力所能及的解決縣裡的頑疾。

對於敬州市委的漠視和刁難,丘國棟微微一笑,直接採取了無視,反正你們也拿我沒辦法,大家就耗著,來吧,互相傷害!

至於縣裡的工資,丘國棟幾乎停掉了所有的財政投資重點專案,一切以保工資、保運轉為主,大不了我什麼政績都不要了,正好也不用再看你們的嘴臉。

於是,丘國棟成了敬州市的“攪屎棍”,成了領導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不過大家也感嘆丘國棟的臉皮之厚,如此這般了還能堅持在崗位上,說好的辭職呢?

省紀委在刀刃向內自剜腐肉後,空缺了2名副書記、3名監察室主任以及大量的中層崗位,除了辦理兩個陳欹、胡建兩個大案後,基本無力開展其它工作。

省財政也是一樣,連基本的運轉都無法保障,受到了財政部的多次批評,交代下來的任務都無法及時有效的完成。省長壽先寬急的團團轉,數次向王鴻濤提出要儘快配備財政廳領導班子,錢是所有工作的源頭。

還有,寶安市委書記還有省委秘書長羅梁兼任,不是長久之計,羅梁算王鴻濤的大管家,副書記王景宸又不能常駐省委,他已經一個人掰成三瓣用了,肉眼可見的瘦了下來,薅羊毛不能逮住一個可勁薅。

所以,人事調整勢在必行,至於凍結不凍結的,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王鴻濤有個習慣,調整人事前充分醞釀,一旦方案成熟了,馬上開會落實,根本不給大家反應的時間。等大家聽到風聲後開始四下活動時,已經木已成舟,大家也就死心了。所以熟悉他的風格的人都知道,有想法要平時用功。

財政廳副廳長於經緯自從主持工作後,每天早上八點準時來到王鴻濤辦公室,有時候就說一句話“書記,有沒有指示?”

王鴻濤從有些煩到現在完全習慣,所以在考慮財政廳長的時候第一個想到了於經緯。

於經緯沒辦法呀,為啥讓他主持工作?因為他夠邊緣,所以財政廳的反腐風潮沒波及到他,也是因為輪不到他。所以,當機會來臨時,必須要死命的抓住,他已經不是從前的他,什麼清高、矜持都是扯淡。再說,靠上王鴻濤他完全沒有心理負擔,天底下第一等的好官憑什麼不湊上去?

郭大進拿著紀委的人事調整方案來向王鴻濤彙報,看完后王鴻濤笑道:“你就這麼看好這批選調生?除了杜龍,你清一色在培訓班裡找。”

郭大進笑道:“不只是培訓班,他們還是各市紀檢系統的,業務能儘快上手。反正無人可用,現在又嚴重缺人,先把人補齊,以觀後效。”

忽然電話響了,看了看是周希部長打來的,王鴻濤交代郭大進:“方案我同意,你去組織部。”

然後接通電話說:“部長,有啥指示?”

“鴻濤,不是指示,我是來跟你‘走後門’!”

王鴻濤笑道:“那也是指示,你先透個底。”

“寶安市市長譚耀林!”

“部長,我詳細瞭解一下。”

“行,據我所知,還不錯,要不然我也不會給你推薦。先這樣,待會還有個會,下次回京見個面。”

周希難得開口,肯定是推不開的關係,王鴻濤安排羅梁去詳細調查譚耀林的情況。

這幾天,王鴻濤接到不少電話,不得不佩服有人神通廣大。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這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段子,揭示出最淺顯的一個道理:人情大於一切!

關係理論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為公,一為私,關係的建立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經營,並且很難截然區分為公為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