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揚江流經此處時,江水突然向東折彎,形成了一個寬闊的江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

當地人將這個地方稱為大青灣,因為它恰好位於大青山的腳下。

私鹽販子們看中的正是這裡,只要把私鹽運到大青灣,再翻過大青山,就能進入北安朝腹地了。

大青灣的江邊,也就是大青山的山腳下,有一個寧靜的漁村,名叫大青灣村。

這個村莊裡的村民們主要以捕魚為生,他們駕駛著小船在江面上穿梭,撒下漁網,收穫著江中的魚蝦。

除了捕魚,一些漁民也會在山上開墾荒地,種植一些耐旱的糧食作物,透過耕種獲得一些額外的收成。

此外,大青山上生長著各種野菜、養育著各種動物。

婦女們閒暇時上山採摘野菜,男人們有空時上山打獵,以此來豐富飲食、貼補家用。

所以,大青灣村的村民們生活不富裕,但還是能維持生計。

大青灣村有一戶竇姓人家,家有兄弟三人,名叫竇先知、竇先覺、竇先行。

這三兄弟不僅水性好,而且都有武功,水下拼刺更是厲害。

二十多年前,在大青灣寬闊的江面上,三兄弟的父親老竇正忙碌地撒網捕魚。

突然間,他瞥見飄來一個黑乎乎的物體,隨著江水的流動逐漸靠近。

老竇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個人!

老竇連忙划船過去,將那人撈起,原來是個道士,面色蒼白如紙,雙眼緊閉,已經奄奄一息。

老竇自小就在江邊,對於救治溺水的人頗有經驗。

他立刻對道士展開了急救,經過一番努力,道士緩緩睜開了眼睛。

老竇鬆了一口氣,看著道士逐漸恢復生氣,心中也為自己的救人之舉感到欣慰。

道士感激地看著老竇,“多謝恩公救命之恩,我宋玄通沒齒難忘。”

交談得知,宋玄通乘船前往風州,不料江水突然變得洶湧起來,船隻在波濤中劇烈搖晃,最終翻覆。

全船的人都落入水中,船家奮力游上岸,而其他人則被江水無情地衝走。

宋玄通在水中掙扎,幸運地遇到了老竇。

老竇把宋玄通帶回家,調養了一些時日,徹底痊癒。

宋玄通是一位武功高強的道士,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不會游泳。

他痛定思痛,決心跟著老竇把游泳學會。

其實也簡單,他有功夫,思路也清楚,很快水性就非常好了。

自此,宋玄通和老竇關係親近,每年都相互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