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黨韓明果然出來拆門閥士族鄭彥的臺,江林黨掐住門閥士族好名望的軟肋,

只因門閥士族在大寧朝,傳承日久,靠的便是名望,名望便是門閥士族的立足天下,立足朝堂之本,

不管你有才無才,只要你是世家之人,

便有人為你編造一些快速獲取名望之事,

而後再經過士族之人口口相傳,以達到名滿天下的目的,進而邁入朝堂,退而為世家的座上賓,

面對韓明以名望之事的拆臺,鄭彥焦急的應對,急切間,

只好拿出大義為公的理由,

一是為了破解韓明的殺招,

二是為了堵住悠悠眾口,

三是楊霖乃是忠君體國之人,

有大義在先,楊霖斷不會同意韓明的建議。

楊霖心中暗笑,看著韓鄭二人互相對視,恨不得咬死對方,預想的效果已達到,便出言道

“嗯,韓將軍,鄭將軍兩位將軍說的都有道理,都不失為良策,但漏洞明顯,不知諸位可還有其他建議?”

韓鄭二人聽楊霖如此說,便知曉楊霖這是不會採納自己的建議,而後,又互相看著對方,二人都怪對方懷自己的事,眼中的寒氣似使得大營的溫度都降了幾分。

鄭鈞眼見著自家叔父吃了暗虧,但鄭鈞卻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而鄭彥此時在與韓明較勁,便沒有顧及到鄭鈞,鄭鈞看向李逸,見李逸眉頭緊鎖,本就對李逸不服,見李逸冥思苦想的模樣,心中一喜暗道“讓本公子,看你怎麼出醜,一個破落子弟,運氣使然,怎配與我等同坐?”

而後鄭鈞便起身出列,鄭彥看到鄭鈞已經出列,想要制止為時已晚,

楊霖未曾想到還有意外的驚喜,鄭鈞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既然鄭鈞跳出來,以鄭鈞那心胸,想必必會針對李逸,楊霖本就想問問李逸對俘虜的對策,只是礙於師生的名聲,不宜做的太明顯,而鄭鈞則恰巧便是給李逸名正言順的建言的理由。

楊霖看著鄭鈞出列後開口問道“鄭校尉不愧是青年才俊,世家典範,不知鄭校尉有何良策?”

楊霖的話,讓鄭鈞很是受用,只見鄭鈞面露笑容看著楊霖開口說道

“都督,末將雖沒有良策,但末將舉薦一人,那人必定有良策!”

“哦?不知鄭校尉要舉薦何人?”楊霖如今年齡40許,在官場摸爬滾打,鄭鈞的小心思,自然逃不過楊霖的眼睛,只是楊霖還是裝作不解的問道。

“都督,末將所舉薦之人便是李校尉,兩番破叛軍,末將對李校尉的才能佩服不已,所以舉薦李參軍!”鄭鈞才能平庸倒是不假,但是世家這冠冕堂皇,花花轎子抬人,實則想看笑話的能力,著實不俗。

“嗯,鄭校尉所言有理,不知諸位以為如何?”楊霖沒有第一時間問李逸,而是想讓眾人繼續推薦李逸,而李逸被鄭鈞的話逗笑了,鄭鈞此人,心胸狹隘,舉薦自己,絕非出於好心。

李逸正襟危坐,面上毫無波瀾。

眾人一時也沒有好的對策,鄭鈞的提議,正好替自己解圍,至於鄭鈞的用意,眾人皆是心照不宣,有熱鬧可看,何樂而不為。

而後眾人齊齊開口道“我等贊同鄭校尉的提議!”

鄭鈞聽後,洋洋得意的給眾人施了一禮,看向李逸的目光中透露著不易察覺的狡桀之色。

楊霖見狀點了點頭,看著李逸道“既然鄭校尉舉薦李校尉,不如李校尉對於如何安置俘虜一事,有何良策?”

李逸直起身,出列,朝著眾人一拱手,自信的開口道

“末將感謝鄭校尉的舉薦,末將心中倒是已有一策,尚不成熟,有不妥之處,還望都督與諸位將軍諒解一二。”

鄭彥已知曉鄭鈞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