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心裡感慨:“這才兩年光景,安慶府已經略顯蕭條,往日的車水馬龍,商賈行人不斷,這會,僅剩為數不多的商鋪還在堅持著,也不知道這世道到底是怎麼了”
本來作為公子哥,又是獨子的李逸,是無須親自出門買米,管家李福交代家僕即可,可隨著其父故去,家道中落,為了生存,管家李福遣散了家僕,僅剩下,主僕三人。
另一人則是李逸生母,生前託人,買來的知根知底伺候李逸的貼身丫鬟,當下年僅12歲,李福垂垂老矣,丫鬟李春露年紀尚幼,買米,養家之事只能是李逸親力親為
“店家,精米多少錢一斗?”李逸走進糧店,看著店中,只有一人在照看,便開口問道
“原來是李公子”店家微笑著開口道
“哦?店家認得在下?”
“瞧李公子說的,在咱們安慶府,誰人不知李公子大名呢”店家笑的有些諂媚
“別說廢話,直接說價格”李逸表情有些不耐
“好說,好說,李公子,精米價格30文一斗”店家賠笑著說道
“前些日子不是10文一斗嗎?是不是你個奸商胡亂漲價,你是不是不知道小爺我的名號?”李逸怒道
要問李逸為什麼知道米價,全因他老爹耳提面命,不住的嘮叨什麼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不斷給李逸灌輸自古以來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從糧道下手,所以李逸對米價格外關注,更何況,從李逸父親去世,除了好友崔平經常送些吃食外,這也不是李逸第一次出來買米了。
店家聽李逸這樣一說,一想到李逸以往的名聲,那真可謂是,人見人嫌,狗見狗憎,全安慶府無人不知李大公子的紈絝作風,要說講理吧,那可是得理不饒人,以前就因為賣飾品的店家多收了李逸的錢,惹得李逸被狐朋狗友嘲笑,氣不過的李逸,當即帶著狐朋狗友,對著店家一通亂砸,
並揚言道“以後誰敢黑我李逸的錢,那就別怪我讓他在安慶府待不下去”,
更有甚者,就因有旁觀者氣不過,
說了句“你買東西,當時怎麼不知道討價還價,過後了才反悔,這不是欺負人嘛”,
可沒想到被正在氣頭上的李逸聽到了,連著堵了其一個月,揍了一個月,
從此以後,在安慶府再無商家敢對李逸多收銀錢,因其霸道紈絝的性格,因其家世背景,因商人地位,開門做生意,和氣生財,也不想再招惹李逸。
店家一臉焦急的說道“李公子,這您就錯怪在下了,實在是現在連著兩年天災不斷,各地減產,流寇盜匪遍地,生意不好做,進價高,出價就高,這並不是在下胡亂定價,當下這時局,想必李公子比在下更為了解,這糧食價格在下預計後面還要再漲”
李逸聽聞店家言語後,也是撫了撫情緒,李逸雖因其父被罷官歸鄉,但對天下大事也是有關注,
畢竟關心天下大事是男人們吹牛皮的不二方式,李逸想了想,覺得當下時局動盪,糧食精貴,真要到戰時,糧食被管制,則有錢也難買米,
本想著,家裡的銀錢並不是很豐厚,要不然也不必遣散家僕,當下也不遲疑,用堅定的語氣對店家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給我裝三十旦精米,給我送到府上,錢暫時先給你二十兩銀子,餘下的七十兩,送到府上再給你”
“好的李公子,在下這就安排人去送,得需要些時間,請李公子稍等片刻”店家看李逸如此好爽,定下這麼多糧食,呲著大牙,笑的滿臉褶子,眼睛已經笑到看不見,連連拱手說道
李逸並未言語,點了點頭,轉身離開糧店,朝著歸家的方向迴轉
店家急忙恭送到:“李公子您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