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雨棠是被母親拋棄過的人,雖然她並不清楚那背後的原因。

她也想去看她的兒子,可她更不想見到那個男人。如果說,以前面對他,僅僅是噁心;那麼現在,更多了一層畏懼,一層心寒,一層連自尊都被人盡數剝下的沒來由的羞愧。她的人生不僅再一次陷入一無所有的孤單,而且還感覺自已的存在沒有一絲價值。

一個人蜷縮在連窗簾都沒開的房間裡,尤雨棠始終沒能想明白那些簡單的問題。

她不能用“人品”這樣一個人為的指標去衡量任何人。甚至於用“人都是善惡參半的”這樣貌似客觀的說法,也還是太牽強和無力。

姚越凱愛護流浪貓,是因為他喜歡貓。喜歡貓和喜歡女人,原也是沒什麼大區別的。取悅美麗的生物,從不見得是出於什麼慈悲。而只不過是社交的情緒價值罷了。

由此看來,他對那些女人到底是愛情還是友誼的關係,也就不再重要。因為他也不可能對美麗的貓產生愛情。

而蕭志博出軌,也建立在他認為他會用一個恰當的保密方式來避免讓她傷心的前提下。他沒有太多基於假設和虛無的共情,只有最實際的推理和判斷。他是個現實的人,在他看來,他只想尋求一個讓自已和他人同時達到利益最大化的兩全其美的方案。

有那麼一段時間,尤雨棠把自已鎖在家裡,不做飯,也基本上沒吃喝什麼。一天到晚的,不論睡著還是清醒,總是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把自已蒙在被子裡。

她的飯量原本就不算很大,生平第一次感受到的飢餓,原來就是就是渾身力氣都被抽乾的感覺。她感覺精神和肉體的界限變得很模糊,而自已就在其間徘徊著。

她開始慶幸,原來沒有家人也算是一件好事,至少現在,她不用對任何人負責任,就算是餓死,也誰都礙不著。

她也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在一早奶奶去世的時候,就聰明一點兒,想到自已活著原本也沒什麼意義。如果她能早一點餓死,不但不用受後來那些精神上的折磨,而且奶奶還能多個伴兒。

可她接到了一個電話。

好奇是誰打來的,也許在期待自已還是被誰所需要著的,尤雨棠撐著虛弱的身體,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

竟然是給她介紹物件的。

終究,尤雨棠還是又一次嫁人了。因為她以為,這一次,跟以前不一樣。她並不是只要有個人願意養活自已,就什麼都可以妥協了。

新郎,她以前沒有留心過。可他卻留心過她。

他認識她熟人圈子裡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中意了她,只在聽說她離婚的訊息時,才託人說了這門親事。

他看她的眼光,太灼熱,太殷勤,也太直白和露骨。以至於她回望他的時候,會感覺,自已這輩子,都還沒這麼燃燒過一次。

街坊四鄰都議論紛紛,說她這一次命好,嫁了個有錢人。

可只有尤雨棠知道,她嫁蕭志博的時候,他沒錢,她卻是為了他的錢;而她嫁柏知卓的時候,他有錢,她卻是為了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