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很難形容最近幾百年以來他的感受。

雖然食物的品類是越來越多了,新鮮感更容易得到滿足,不太那麼容易膩味兒了。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業化的參與度越來越高的緣故,總覺得也很容易吃到那些很難形容的口味。比如,有些食物雖然還算是好吃,可是吃到後頭容易膩,隱隱約約的,有種垃圾食品的味道。還有些味道不錯,口感卻又乾又硬,明明是肉,卻如皮包骨頭一般。

而讓他感到心情複雜的是,在他這裡,是在感受到人群對食物的感覺的基礎上自己又產生一層屬於自己的感覺。因為,原本,像他這樣的意識體,是可以直接感應人類意識,並作為自己的體驗來享用美味的,並不需要像人類那樣生活。

所以,經常就變得很矛盾,很詭異。

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愛吃這些東西!也許是因為他們在感知上簡單粗暴,缺乏層次感。即便是味覺這種看似完全生理的,也一樣。但實際上,食材的乾淨與否,油脂的加工工藝,炊具的材質選擇,都在無數的細節上共同決定著食物的味道。可他們感覺不到,就像如果不給他們看絲綢錦緞,他們會覺得塑膠質感的衣服也很美一樣。可是,如果發展出足夠細膩的感知,便不藉由比對,也能體會那種廉價感了。

不過,最近,食神感應到了一個特殊的意識場。它清新,自然,樸素,卻又創新。

他循著自己的直覺找過去,就發現了蕭凌衝。

蕭凌衝做的湯圓,雖然並不是現在才發明出來的,但因為以前只有蕭凌衝一個人吃,所以這重意識被淹沒在意識海洋裡,並沒引起過食神的注意。

這很容易理解,就好像做菜的時候,如果鹽放的太少,就吃不出鹹味來。

其實,說實話,雖然在蕭凌衝以前,都沒人吃過這種口味的湯圓,可這世界上到底是不缺美食的。單單一個蕭凌衝,按理說不應該給食品街的同行們都構成這麼大的壓力。

可一方面,是因為雖然世上美食多,但分配到各地,真正好吃的總還是少數;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食神個人偏好這個湯圓,所以他的意識狀況對人群產生了隱性干擾,也就是俗稱的“運氣”。

可是食神的注意力集中在黏黏不忘上還有一個原因。

一方面,蕭凌衝的身上還殘留著智慧女神的資訊場,神類的磁場互相吸引,更容易引起食神的注意。另一方面,人的意識本身就是攜帶能量的,“黏黏不忘”之意,便是吃過一次便始終惦記。

不過,當初智慧女神怎麼就偏偏砸到了蕭凌衝呢?這也並非偶然。

她被封印在一塊玉石之中,和智力變成潛力不能得以發揮的蕭凌衝,實在是同病相憐異曲同工。故而,物以類聚,冥冥之中,原來所謂巧合皆是因緣聚會。

食神是個神,他不需要像人類一樣生活的。

人類的生活,真的是太累了!畢竟他們的體力值不是遊戲裡的虛擬數字,從外面看起來,好像很好玩的樣子;可是實際上,每天繁瑣的操作和大量的行動對體能的消耗能把人逼瘋。

還是當神好。

可是,他想認識一下蕭凌衝,反正他也閒得沒事幹。如果能催促一下他,說不定他能多做幾個菜,畢竟有壓力才有動力。

蕭凌衝的店子做的越大,受眾越廣,食神所能體驗到的美食體驗的比例就越高。畢竟,食神的心情,跟大眾的味覺體驗,是直接掛鉤的。

食神在蕭凌衝店子附近一處人少的角落,找了一株大樹做掩護。然後,他思考了一會兒,聚精凝神,從一個透明的虛影,漸漸變做一箇中年男子的模樣。他低頭看看自己,走到旁邊一家眼鏡店的櫥窗外,對著玻璃大致地照了照自己,滿意地一笑。

物慾橫流的時代,食神雖然也有不快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