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一切準備就緒後,一艘商船揚帆起航了。這艘商船去南方群島的目的是經商做生意,順道去找尋一下囚籠島的位置。商船、做生意、順道,這些都表明了梁文霸對阿明的不信任,其實也情有可原,誰會為了找尋一個傳說中的島嶼耗費巨大資財啊,能順道去瞧瞧,找得到最好,找不到自己也沒多大損失,反正自己就是去做生意的,梁文霸抱著這樣的想法出航是符合他的利益的。

因為海上通道被其他港口的聯軍所霸佔,梁文霸不得不向其中一家港口低頭,掛這家港口的旗幟,然後向這家秘密支付保護費,這樣稍微讓梁文霸的海上商道開了一個口子,沒有徹底堵死,不然不出半年梁文霸的梁家港就徹底破產了,而梁文霸也會因為破產導致一系列的統治問題,諸如爆發叛亂,起義,經濟完全陷入癱瘓等等嚴重問題。

曾經這家港口是要向梁文霸支付保護費才能通航的,現在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而這家港口的名字叫——東珠港。

商船掛上了東珠港的旗幟,秘密的悄悄的先轉到東珠港,再混跡到東珠港的諸多商船中間,魚目混珠,以此躲過港口海上聯軍在海上通道的檢查,海上聯軍佔據了霍瑪海峽,此海峽是通往南方群島的咽喉,只要佔據了此海峽就等於扼住了通往南方群島的海上咽喉。梁文霸在海戰中失去了對這個海峽的控制權,就從扼住別人咽喉的人,變成了被別人扼住咽喉的人。

終於在東珠港的旗幟和東珠港的眾多商船的掩護下透過了咽喉要道霍瑪海峽。出了霍瑪海峽之後一切就都是自由的了,梁文霸的商船加速朝著南方群島航行。

阿明站在商船的甲板上,他知道梁文霸還是不太信他的,此次商船出行就足於說明了問題,但是他的目的現在也不是帶著商船找到囚籠島了,而是逃出商船,這樣他就可以逃脫奴隸的身份,逃脫梁文霸的掌控了,所以他們都是各懷鬼胎,梁文霸是想著行商,順帶找找這個傳說中的島嶼,找不到就原路返回。阿明想的是如何透過此次遠航逃脫奴隸的身份以及被奴役的命運。

但阿易給阿明的計策卻不是這樣的,這個計策的實施前提是找到了囚籠島的航線,這樣才能實施這個計策。因為阿明不想讓梁文霸找到黃金島,也就是囚籠島。不,不是阿明不想,而是阿易不想,阿易不想讓梁文霸透過找到黃金續命。當然骨子裡阿明也不想讓在囚籠島上自己的族人在遭遇梁文霸的侵略奴役。

很快商船來到了南方群島,梁文霸的商船開始將船上的貨物卸到碼頭上,賣給客戶,然後又收購需要運回梁家港的貨物,一出一進很快完成交易。

就在東珠港的商船準備起航返回東珠港的時候,卻不見了梁文霸這混進了東珠港的商船,東珠港商船的總負責人也沒有多想,也不等待,他們才不會為了一艘梁文霸的商船浪費他們的航行計劃,於是他們起航回港,對梁文霸失蹤了的商船不聞不問。

而失蹤了的梁文霸的商船卻在阿明的帶領下朝著大洋東面的未知海域航行。

梁文霸商船的負責人是梁昌隆,他與梁鴻運是兄弟倆,他們的父親給他們取名字的時候,取自鴻運昌隆,一個鴻運,一個昌隆,形容長久行大運的意思。

他們都是梁文霸的得力助手,一個是梁文霸的貼身侍衛,武藝高強,精明強幹。一個是梁文霸海上海盜的負責人,特別是梁昌隆在海上多年犯下累累罪行。他們都是梁氏族人,是梁文霸的堂弟。

商船向著東面海域航行了多天,但依舊沒有陸地的蹤跡,梁昌隆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阿明拳打腳踢,阿明出航以來沒少挨梁昌隆的暴打。

身上的傷痕都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本想著跳海逃生的他,似乎被梁昌隆看透了他的心思,想來也是梁昌隆在海上從事多年的海盜活動,對於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