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平湖就像我們這些復讀的人,海就像高考。”

梅似乎聽懂了,又似乎沒聽懂,就在那裡默默的聽著我的解釋。

“那第二句呢?我想聽聽你的見解。”

“我們知道背景了,第二句就很好理解了,浪花就像我們這些復讀的人,雁就像成千上萬的考生,天就是高考,我們這些復讀的人跟他們競爭著高考的機會。”

“我們還可以把浪花比喻成現在不起眼的我們,雁喻指那些有天賦,本來就屬於天空的人,浪花也妄想跟大雁去競爭廣闊的 天空,算是一種自嘲和自勵。”

梅聽完我的話,眼中滿是不可置信,沒想到這看起來寫景的兩句竟然暗藏這麼大的玄機。

“後面的我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感嘆時間過得很快。”

“但是你這個“春風晚”是什麼意思?我比較好奇,還有為什麼要用“覷”字。”

梅雖然知道大概意思,但是對於關鍵的點還是有所不解,這就不得不提我的煉字了。

我一般的詩詞每一句都會想很久,每個字、每個字組成的詞、每個字組成的詩我都會考究,不說隨隨便便就用的。

“春風晚這句就是說時間像春風一樣,不覺間就走到了末尾,春風晚,挽春風,風晚,挽風。”

“這個覷很好理解,就是偷偷的看,有很多事,我不想回頭,怕別人看見,我只能偷偷的往回看,這種無奈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是啊!有很多事就是那麼無奈,不是你回頭就有用的。

梅聽完我的話,似乎真的明白了,道:“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你是偷窺狂呢!”

“你在這裡想啥呢!我這是在寫詩唉!流傳千古的唉!能不能正經點。”

我忍不住笑了笑,梅真是個人才。

“哈哈哈!流傳千古,你還得練。”

確實是得練,我的詩詞都是古風詩,很少寫格律,我覺得格律雖然是大家比較認可的詩,但是我覺得,格律的框架太強了,不適合現代詩詞的發展。

我們得創新,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這條路我選在返璞歸真,重走古人最開始的路。

詩只為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情,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你為什麼叫風挽,有什麼特殊意義嗎?”梅好奇問道。

“挽就是挽留唄!人這一生肯定會有很多事和人值得我們挽留,但我們想挽留卻又挽留不了。”

“風想挽留人,但風卻無形,人想挽留風,風卻無形,所以,挽留是挽留不住的,我們只有並肩才能走得更遠。”

我用辯證的思維給梅解釋了這個問題,其實是我自己賦予的意義。

我生的時候是晚上,我爸媽想給我取名風晚,但我一個讀書讀得多的伯伯說這個字太單調了,不好,最後他給我在字音不變的情況下,取名“挽”。

挽字還諧音碗,說未來不管怎麼樣都有飯吃。

“名字不僅僅是一個代號,還是一個家庭對子女的精神寄託,名字還關乎氣運和命輪。”

“一般的人名字都不是隨便取的,很多人都會去求字,缺五行的以前都會起“淼”、“炎”、“鑫”、“磊”、“林”這樣的字,現在很多人都覺得這些字太土了,換成偏旁帶五行的字。”

“你看像“琦”、“梓”、漾這樣的的字就是這樣。”

我耐心的跟梅講解,這些她肯定也有所瞭解,但肯定沒有我知道得多。

“哦!我知道了。”

“那你可有想挽留的人和事?”梅問道。

我回答道:“有,肯定有啊!但如果真正挽留不了的,那就沒有,因為挽留不了的,再怎麼挽留都沒有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