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就到了83年春節。

陳厲已經指揮學院畢業,拿到本科結業證書,級別也提到了正團。

過完年之後,扶桑正式成為帶編制的老師,並且調到八一校教書了。

這兩年她和陳厲聚少離多,如果不是令老教授的身體快要撐不住了,她都不太樂意回來。

柏木林村那邊的茶園規模不小,提供了很多工作崗位,之前跑出去打工的年輕人也都回到家鄉奮鬥。

連石頭小兄弟他們那個寨子,現在也火熱得不行。

核桃園的面積再一次擴大,還有蜂場也逐漸從野放狀態進步到科技農業的範圍。

這邊氣候和環境跟外界不同,不需要拉著蜂箱到處跑。

就寨子後面兩座山的花花樹樹足夠支撐蜂場的運轉了。

人不怕勞累,只怕沒有希望。

現在再去寨子看,已經看不到兩年前那種死寂的氣氛。

去年年末拿到分紅之後,好幾家都打算辦喜事了。

扶桑這邊都收到了好幾封喜帖,不過她沒打算去,人情份子也是託人帶過去的。

從放假確定工作調動之後,她就一直守著外公住院。

臨到臘月二十八,令老教授不樂意在醫院過年,才辦了出院搬回家。

放下電話,扶桑走到花園裡,給外公掖了掖身上蓋著的毛毯。

“白三哥說他在粵省那邊找到了一位名老中醫,已經跟對方約好,初三就過來給外公你瞧瞧病。”

令老教授好不容易被養起來的一點肉,這次住院又折騰沒了。

“不用麻煩他們。我這身體能拖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了。這兩年有你和滿英,還有幾個孩子承歡膝下,外公已經沒有遺憾。”

“你是沒有了,可我捨不得。”

扶桑噘嘴。

“反正啊,人家老醫生來了你就看,該怎麼治病咱就聽話。你就不想著多活幾年,看看老大結婚生孩子?到時候他抱著小孩兒給你磕頭,咱家五世同堂,說不定還能上新聞呢。”

聽到“五世同堂”四個字,老教授的眼睛亮了一下。

人老了就喜歡聽這個。

“外公啊,滿英跟小王打算在初八那天結婚,婚禮就在他們醫院旁邊的飯館辦,到時候我找個輪椅推你過去,我們也去蹭蹭喜氣。”

“不去啦,我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子,不要去給人添麻煩。”

“這可不是我要求的,是小王的爸媽來跟我媽說的,說是一定要請你過去給他倆壓壓場子。”

把蘋果削皮切成比較薄的果片,讓外公拿著慢慢磨牙。

剩下的她切成小塊,放到搪瓷杯裡,倒上開水,加冰糖枸杞大棗和幾片白茶,放在火爐邊上慢慢烤煮。

這樣煨出來的果茶,熱乎乎甜滋滋的,特別合老爺子的口味。

他倆正說著話,外面呼啦跑進來幾個孩子。

扶桑阿媽拎著菜兜跟在最後面。

“阿媽你去買的什麼菜回來啊?”

“買了幾條鮮魚,等會讓老大放到水缸裡養著,隨吃隨撈。還有一些蔬菜和棒骨。給你外公燉點軟和的菜。”

扶桑本來想請個保姆來家裡幫忙,但扶桑阿媽不同意,說她一個人照顧老爺子足夠了。

再說住在家屬院裡,有個什麼毛病直接打電話給衛生隊就好,根本不需要外人來操心。

她從上次發生扶桑受傷的事後,基本上就長住家屬院這邊了。

反正她回去,幫老大的忙,老二家要生氣。幫老二的忙,老大媳婦雖然不說,但臉色也不好看。

她還不如干脆兩邊都不幫,來扶桑這裡住著,至少兩個兒媳婦要生氣她也眼不見心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