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紀常最樸素的願望(求全訂)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幾天。
這今天,紀常和顧淑瑤去市裡註冊了幾家公司。
現在,他們兩個口子在市裡也是重點關照的物件,因為市裡希望他們把工廠建在市裡。
紀常有想法,不過和市裡還沒有達成一致的想法。
紀常是希望市裡可以劃出一大片土地給他修建工業園區,畢竟紀常的公司都不是小公司,配套是要很多的。
而且還有上下游動產業,需要的土地面積要很大。
這一次去市裡,紀常是希望把面積再擴大兩倍。
畢竟想要進軍半導體和微電子產業,那肯定要新建大量的工廠和研究中心。
之前提交的,顯然是不夠的。
要整,那就整一波大的,好好的幹一回。
重生回來到現在,紀常都把時間交給山裡了。
但是受到他自己的影響,省裡上下都開始保護野生動物了,對獵人的限制越來越嚴重了。
還有一個,就是工廠多了,崗位多了,大家都可以去打工賺錢了,沒有辦法上山似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再不濟,就去山裡找一找菌子之類的山貨,也能賺到錢了啊。
所以,紀常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不過,他並不反對保護野生動物。
人有生存的權利,野生動物也得有啊。
另外,野獸真的遍地都是,危害到了人的生存,危及到人的生命和財產的時候,也會採取措施將野獸的數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
環境什麼的,也得保護起來。
紀常對自己的工廠的汙染問題是很在意的,畢竟是關係子子孫孫的事情。
發展要,環境也要啊。
寧願少賺一點,也不要把環境折騰壞了。
所以,現在他們縣裡都開始修建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水通道。
這樣,才能保住家鄉乾淨的河水。
同時,紀常還捐錢給周邊的縣城修建同樣的汙水處理系統。
他覺得這個比修路更適合,經濟要發展沒錯,但是不能只看到經濟。
只要一對比,上面就很快會意識到環境的很重要性,比以後花更多的錢去治理要更好。
汙水處理,也完全可以作為基礎建設的一種。
經過與市政府的多次溝通,紀常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土地。
市裡為了吸引紀常的企業入駐,特意將一片靠近市區的土地劃給了他,這片土地足夠紀常修建一個龐大的工業園區。
有了土地,紀常開始著手規劃工業園區的建設。
他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設計師,力求將工業園區打造成一個集科技、環保、人文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基地。
園區內將設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物流中心等多個功能區域,以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與此同時,紀常還積極與國內外的企業洽談合作,希望能夠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入駐園區。
他深知,要想讓園區真正發揮效益,光靠他自己的企業是遠遠不夠的。
只有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才能形成產業叢集效應,進一步提高園區的競爭力。
在環保方面,紀常更是下足了功夫。
他要求園區內的所有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環保法規,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等進行有效處理。
同時,他還投資建設了一個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對園區內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和無害化處理。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紀常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他修建了一條連線市區和工業園區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