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昆特牌 (第1/4頁)
穿越成玩家的我只想自殺 慵懶小撲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那座小城鎮裡停留了七八天後,車隊便繼續上路了。
相比於此前路上沉悶的氣氛,拿到一疊疊昆特牌的孩子們顯得活躍了不少。
昆特牌是一種桌面卡牌對戰遊戲,主要是卡牌型別分為事件卡、單位卡和陣營領袖卡三種,不過李善仁還沒有製作陣營領袖卡,所以目前他們手上的卡組暫時就只有事件卡和單位卡。
單位卡又可以分為英雄和普通的單位,例如蒂法拿到手上那張屬於她的角色卡就是一張“英雄”級別的卡牌。
無論是哪種單位卡,都有屬於它們的戰力數字,例如蒂法角色卡的戰力數字是“10”。
而昆特牌的主要玩法就是在桌面依次擺上屬於已方的單位卡,把戰力數字疊加起來,跟敵方的單位卡疊加起來的戰力數字比大小。
例如蒂法跟李善仁進行昆特牌,她依次擺出一張戰力數字“10”和一張戰力數字“4”的單位卡,那她的總戰力就是14。
而如果李善仁擺出的單位卡,總戰力加起來小於14,那本局就判定蒂法勝利。
每場昆特牌都是三局兩勝來定最終的勝負。
每局開始可以從自已的卡組中隨機抽取10張牌,可以選擇其中兩張棄牌,從卡組中重新抽,而後續除非是有特殊的卡牌效果,否則無法重新抽牌。
也就是說三局裡,不出意外的話,對戰雙方都只有10張牌能用。
每一局開始,透過投硬幣的方式決定誰先出牌,每回合只能出一張牌。
新手往往喜歡在第一局的時候就把手上的單位卡一股腦全部擺出來,讓自已的戰力點數穩穩地壓過對面,以贏得第一局的勝利。
但每小局結束後,桌面上的所有牌都要清空進入棄牌組。
於是,在第二局開始就會陷入手上沒牌窘迫,最終落敗。
除單位卡外,事件卡分為天氣牌,陷阱牌等等,其主要作用就是透過各種規則削減單位卡的戰力,為勝利創造契機。
只是,英雄級別的單位卡不會受到事件卡的影響。
從根本上來說,昆特牌也是一種將“比大小”這件事複雜化的遊戲。
李善仁花了兩天時間把昆特牌的規則和玩法教給了車隊裡的人。
只是,有些卡牌設計了獨特的規則和別出心裁的話語,那些內容都直接寫在卡牌上面,要是不認字就麻煩了。
而隊伍裡的孩子們大部分都不太識字。
因此李善仁把屬於那些孩子的角色卡暫時扣押了下來,要求他們能認全卡牌上的所有文字,並在他面前透過考核後,才能拿到屬於自已的角色卡。
帶孩子們學習文字的任務就被交給了斯瓦娜和那兩個依舊留在車隊裡的奴隸少女,還有艾吉奧的姐姐尤娜。
停留在那座小城鎮裡的時候,李善仁已經購置了一輛新的馬車。
按照之前的約定,這兩位奴隸女僕可以選擇自由離去了,但不知道為什麼,她們都沒提出要走。
既然她們不提,那李善仁也不會主動去說,畢竟多兩個人幫幫斯瓦娜也不是什麼壞事。
作為經受過良好家事訓練的女僕,斯瓦娜和艾薇兒自然是熟識通用文字的,而洛芙本身就是貴族出身,自然也受過良好的教育,教人識字不成問題。
雖然那兩位奴隸女僕嚴格來說並不受李善仁的控制,但由於她們也拿到了李善仁送出的昆特牌,所以作為交換,她們也得加入教學任務。
......
“艾沃爾,要跟我來一局昆特牌嗎?”
傍晚,留著黑色短髮的少年興奮地舉著一疊木製卡牌,找上了坐在火堆旁的年輕藥劑師。
“可是你手上的交易卡都快輸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