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劉斐然,果然很懂得揣測上意!

“想必祭天之文亦是出自劉中丞之手。”御史大夫任崢對這位下屬還是很滿意的。

他在想,連劉斐然都位列宰輔,那他這位劉斐然的現任上司,難道此生仕途終點便是御史大夫了嗎?

為什麼?

在原歷史線上,幾次官場變動,也沒牽扯到他。

由此可知,原歷史線的自己即便談不上真心擁護宣伊陛下,也絕不至於反對她。

怎麼他便成為不了宰相?

臣子無不想留名青史,做到御史大夫這個位置,史書之上必有他的名字。

可既遇聖君,便免不了想著再進一步,成為宰相,與君王來一出賢君良相的傳世美談。

【朱宣伊在洛京郊外舉行祭天儀式,爾後赦免部分犯罪情節較輕的犯人、赦免惠帝時期被家人牽連流放的女子,在興國寺為因災遇難者供奉長明燈,賞賜老弱婦孺。

反正就是沒有罪己詔。】

朱宣伊:下罪己詔難道是什麼好事嗎?鳴州的災害難道是因為而起嗎?沒有證據表明關聯性,罪己詔就不能下。

“確實夠強硬。”惠帝羨慕不已,“如果朕也這樣強硬,當年是不是就不用下罪己詔……”

惠帝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朱宣伊沒有把柄在官員的手上。

“這樣好,這樣好啊!聖君!這就是聖君的風範!”百姓交口稱讚,“什麼罪己不罪己,關我們什麼事?皇帝真要為我們想,就多給我們一些賞賜嘛!”

說得再好聽,也不如到手利益動人心啊!

荷娘不明白了:“原歷史線的陛下難道不害怕上天的責罰嗎?她……她這麼自信呀?”

“哈哈哈。”沈珈蘭忍不住笑了,解釋道,“她不相信這是上天的懲罰,又或者說,從她決定成為皇帝開始,就在對抗所謂的天,有什麼可怕?”

【在鍾靈韻的帶領下,鳴州百姓逐漸走出地震帶來的初步傷害。

此次災害,鳴州產生的流民數量較以往同類災害大大減少,百姓對鍾靈韻讚不絕口。

鍾靈韻臨危受命,頂住壓力,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她很快被越級提拔為鳴州刺史,繼續領導鳴州百姓重建家園。】

“越級?!”

酸了酸了,易青軼承認他有點酸了。

原歷史線,宣伊陛下那麼看重他,還不是讓他一級一級升嗎?

鍾靈韻竟然越級提拔……

宣伊陛下看重他沒錯,但陛下愛重鍾靈韻。

鳴州百姓喜笑顏開:“好啊!鍾靈韻是一個好官,我們需要好官!”

【她實行以工代賑,大量運用榫卯、斗拱等技術重建更為抗震的府衙民舍,修建水利設施,致力於恢復生產、興辦教育,一點一點、一步一步恢復鳴州的生機與活力。】

以工代賑這個詞是陌生的,但因為漢字的博大精深,朱宣伊和諸位臣子立刻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這個思想萌發於春秋時期的齊國,《管子》《晏子》有相關的措施記載。

可惜的是,直到現在,以工代賑仍舊不算成熟。

朱宣伊一直想控制流民的數量,以工代賑倒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

這工嘛,不必是修建宮殿,可以是修建利民的水利灌溉設施、道路、橋樑等,促進流民就業,穩定社會秩序。

朱宣伊看向方知清,以工代賑、就業、經濟,這個課題可以交給方知清研究。

反正他也在研究就業和經濟嘛。

【值得一提的是,鍾靈韻主持修建了南堤、金雲壩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疏浚水道,開挖新渠,規劃建設風鳴湖調蓄洪水,初步建立了以防患、調蓄為核心的鳴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