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鍾靈韻無論何時,對朱宣伊說出的只會是善言——祝她身體健康,祝她江山永固——這是一個即將病逝的人最誠摯的祝福。

若不是滿殿臣子在前,朱宣伊幾乎忍不住用力擁抱鍾靈韻。

這難道是天妒英才嗎?

她費心費力,想把鍾靈韻培養為史上第一女相。到頭來不是鍾靈韻能力不足、資歷不夠,而是上天沒有給她這個壽命。

太極殿的氣氛一時有些悲傷和沉痛,儘管鍾靈韻還活著。

【開明十一年冬天,鍾靈韻在病痛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訊息傳到洛京,朱宣伊大悲而泣,輟朝三日,命人將鍾靈韻的遺體運送回京。

鍾靈韻的遺體離開鳴州時,百姓衣素佩白痛哭相送;到達洛京時,朱宣伊出城相迎,撫棺哭泣。

鍾靈韻隨葬鬱陵,成為第二位入鬱陵的官員,第一位入鬱陵的女官。

人生最後的走馬燈,鍾靈韻眼前閃過的是什麼?

是幼年時流落街頭、飢寒交迫的絕望,是少年時瓊樓玉宇裡的歡聲笑語,是見證史上第一位女帝登基的澎湃昂揚、壯志凌雲,還是為重建鳴州捨身忘己的甘之如飴、無怨無悔?

據記載,鍾靈韻彌留之際,喃喃自語,面帶笑意,先是喚著陛下,而後喚著殿下。

我想,在生命的最後,她的靈魂一定越過重重山水,回到了那座繁華的洛京城,回到了金碧輝煌的皇宮。

這裡有她最珍視寶貝的一切。】

這就是鍾靈韻的一生,短暫但璀璨的一生。

她在訣別書中寫“人生至此,無怨無悔”,這是多麼難得!

已至暮年的薛澤若不由回顧這大半生,自己是否也無怨無悔?

低低的啜泣聲在安靜的太極殿上響起,鍾靈韻掩面而泣。

她在為自己的病逝哭泣嗎?

不。

她只是隨著青橘的講述,想起了那個白雪紛飛的夜晚,那盞足以照亮她一生的明燈;想起九重宮闕里足以回味一生的相知相伴。

她多麼想說——陛下,我會回來,即便死了,我的靈魂也會回到您的身邊,向您做……最後的告別。

輕輕的,輕輕的,有人在輕輕拍著她的背,帶著溫柔,帶著撫慰。

鍾靈韻放下掩面的手,抬首一看——不知何時,朱宣伊已經來到她的身邊。

朱宣伊什麼都沒有說,但她就在那裡。

可惜。

此時,大胤百姓最強烈的情緒就是惋惜,多麼好的一個官員呀,怎麼就這樣病逝了呢?

在眾人還未收拾好自己的情緒時,天幕一黑,下一個影片自動連播了。

【黑色的天幕浮現一行又一行白字,與之同時出現的,是一個小姑娘的聲音。

“你怎麼樣了?”

“跟我回去,再也沒有人欺負你。”

“從今天起,你就叫鍾靈韻。”】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乾淨嘹亮的女聲響起,所有人的目光與聽力都被吸引到這裡。

長亭、古道、芳草。

朱宣伊的腦海中瞬間出現這樣一幅畫面:碧草連天、晚風吹拂郊野,古舊小亭中,兩位知交好友正在依依惜別,她們飲下一杯濁酒,一個祝對方此去順利,一個約定下次再見。

文字就是有這樣的能力,只需幾個簡單的詞語,便能讓人浮想聯翩,再加上哀傷的曲調,人們的情感如秋水般徐徐波動。

這是一首離別歌曲——許許多多讀過書的、不曾讀過書的人幾乎立刻明白。

離別,也是這一支影片的主題。

鍾靈韻不由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