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老夫叼著一頭半大的野豬回來了,只可惜沒有咬死,雲琅只好用繩子拴著,一路拖著前行。
太宰殺豬的時候,母鹿被嚇壞了,因為豬叫的聲音大極了。
母鹿的肚皮鼓鼓的,雲琅不忍心讓一個孕婦遭罪,就把它關進了屋子。
太宰也不會殺豬,因此,被弄得亂糟糟的豬內臟除了豬肝,豬心之外,腸肚一類的東西只好遺憾的丟棄。
雲琅切割下來豬身上最好的部位,鮮嫩的裡脊肉配上一點肥肉是包餃子最好的材料。
家裡最珍貴的就是一小袋麥面,這是太宰弄來一架小小的磨藥石磨後,雲琅修整了石磨的花紋,用手搖磨一點點磨出來的。
在這個時代想吃一點麵食非常的困難,秦國人不喜歡麩皮的味道,認為麥子是糧食中最難吃的一種,以至於現在的大秦,種植穀子跟糜子高粱的人家才是真正的主流。
豬肉剁成小小的肉丁,野韭菜也不必完全剁碎,雲琅討厭任何糊糊狀讓他難以辨識的食物。
太宰今日難得有興趣,就站在雲琅的身邊看他擀麵皮,看他包餃子。
順便幫雲琅照顧灰陶罐子裡面煮著的竹筍排骨湯。
餃子下鍋了,煮餃子的工具是一個不算小的青銅鼎,架在炭火上,燒開一鍋水用了雲琅很長的時間。
不過,當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浮在水面上,被雲琅用笊籬拍打的時候,即便是冷漠如太宰,也露出希冀的模樣。
沒有醋,雖然這裡的酒跟醋區別不大,雲琅還是不想用,一人一頭蒜,就足夠了。
春天的頭茬嫩韭本就鮮美無比,再加上毫無腥羶味道的小豬肉,除過鹽之外根本就無需新增別的佐料,一口咬下去,汁液四濺,鮮香滿口,人生的意義一瞬間就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鬱悶傷心的人明顯不是一盤子餃子就能打發的,於是,太宰一口氣吃了三盤子,老秦人的盤子跟碗都出奇的大,雲琅雖然早就饞瘋了,也不過吃了一盤子罷了。
太宰捂著肚子,遺憾的指著剛剛煮好的竹筍排骨湯道:“味道剛剛好。”
雲琅撈出來兩碗排骨湯遞給太宰一碗道:“溜溜縫,吃飽了溜溜縫子才算是真正的吃飽了。”
幾千年來,雲琅認為華夏曆史中最有用的就是美食進化史。
只有這東西才符合所有人的欣賞口味,至於王侯將相的興衰史,跟老百姓的關係不大。
但凡是立志成為了政治家,不論是被砍頭,還是五馬分屍,乃至於抄家滅族都是他們應該收穫的後果。
沒有人在進行了窮奢極欲的享受之後不付出代價的。
所以說,歷史上那些悲慘或者殘忍的事件,如果不牽涉老百姓,雲琅都能坦然面對。
所以說,誰要是同情太宰這一類人,他就是傻瓜,他會趁你同情他的時候掏出刀子刺進你的肚皮。
這是一種哪怕被五馬分屍都不要別人憐憫的人,或者說,他們最恨的就是憐憫他們的人。
關中的春來的猛烈而迅速,昨日還是陰冷的讓人發抖的嚴冬,第二天,太陽曬一天之後,就立刻變得風和日麗鳥語花香。
這段時間裡,雲琅跟隨太宰下山六次之多,每一次都看似驚險,卻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其中有一次,太宰看到了兩個落單的獵夫,本想突襲,只是看到一臉緊張的雲琅才放棄了這個念頭。
雲琅什麼都好,就是不願意一個人住進神衛軍營,無論太宰怎麼威逼利誘他都不為所動。
跟那麼多的死人居住在一起,雲琅也會把自己當成死人的。
皮襖是穿不成了,雲琅換上了輕薄的春衫,半尺長的頭髮被他梳了一個沖天小辮,唇紅齒白的樣子,不論是誰看,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富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