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一套外設和一個電腦包,劉冬欣然接受了這份禮物。\"

\"接著,劉冬在一家惠普專賣店購買了一臺大螢幕遊戲本,這是因為李鋒熱愛玩遊戲,所以這個選擇非常合適。\"王東方的電腦成了一個小麻煩,因為他的預算有點有限。

幾人乘電梯到了十五樓,這裡都是賣電腦配件的地方。劉冬將配置表填好,給一家老闆看看,看完之後,老闆開出了一個價格,6899元。

“老闆,有點貴了吧。”\"劉冬瞭解,王東方的心理預算在六千元以下,而他的儲蓄並不豐富,主要來源還是上次商學院學生的賠償款。\"

老闆試圖辯解:“同學,這個價格已經很優惠了。你去其他地方也不會便宜很多。”

劉冬猶豫了一下,但最終決定不再 shop around,因為他了解附近店鋪的定價差不多,畢竟在這個行業,有著看不到的潛規則,賣家都想賺點錢。

“劉哥,怎麼辦?”王東方有些可惜,他挺喜歡這個配置的電腦,而且螢幕也很大,符合他的要求。

劉冬建議:“不如我向家裡要點錢,這個電腦對你來說很重要。”

王東方考慮了一下,但劉冬卻制止了他:“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他們抬高了價格。你這樣的配置,六千塊錢肯定能拿下來。他們在這一帶都是類似的定價,賺得不少。”

李鋒也附和著說:“確實,這價格太黑了。”

劉冬深感不滿,不禁咒罵:“一臺電腦賺這麼多,真黑啊。”

然後,劉冬想起了他之前在經濟學書中讀到的一句話:“永遠不要涉足一個你不瞭解的領域。”

這句話在這個情境下顯得格外有道理。從購買電腦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對於不熟悉的領域,人們常常無法判斷商品價格是否合理,容易被不誠實的商家欺騙。

於是,劉冬決定採取不同的策略。他不再購買整機,而是前往電腦配件城單獨購買所需的配件,包括CPU、顯示卡、記憶體、主機板、電源、機箱以及顯示器。最終,他花了五千九百多元,買到了相同的配置。

儘管他們用的是零售價格,而商家用的是拿貨價格,但這樣一來,他們仍然省下了近一千元。這臺原本售價六千多元的電腦,商家可以賺取一千元的差價。劉冬感到無奈,但也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因為不瞭解而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