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關心地詢問,因為張陽不像是個宅女。
“看不起誰呢?我計劃在豫城找份工作,先工作一段時間,等拿到駕照後再做打算。“張陽表現出了她的決心。
劉冬提到:“你不想在學校繼續工作嗎?以你的學歷,進入科大當講師應該不成問題。“
雖然一般來說,講師通常需要研究生學歷,但張陽的情況特殊,她是個天才,並且曾收到世界頂級商學院的錄取通知。只要招聘者有眼光,她應該會有機會。
此外,張陽的父母都是教授,這層關係也不能被忽視。
然而,張陽搖了搖頭:“雖然我父母也這麼說,但我不願意。留在科大,太缺乏挑戰性了。當講師也會感到很無趣,我不想一輩子這麼平淡。“
劉冬明白她的想法。
“在這裡找工作我並不看好。“劉冬放下筷子,繼續說道:“如果你混得不好,可以來找我,我有一個創業專案,我們可以合作。“
張陽發現劉冬的觀點很不同。
她挺直了身體,對劉冬表示懷疑:“就憑你?“
劉冬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本事,但她認為學霸的傲氣讓劉冬小看了她。
“你覺得我混不下去?“張陽很自信。
但地點也很重要。
明顯地,她認為在豫城工作沒有什麼挑戰性,劉冬也明白這點。
這剛剛從大學畢業的萌新,對社會的殘酷和挑戰性並不十分了解,她的優勢在於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憑藉張陽的才華,可以在那些地方獲得機會,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企業高管。
然而,在豫城這座相對較小的內地省會城市,競爭激烈,機會有限。劉冬瞭解這一點,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小說中的主角,可以一展雄圖,吸引一眾小弟。
人應該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在張陽眼中,自己可能不足以引起她的興趣,所以才建議她去體驗社會,瞭解內地省會城市的殘酷,磨練自己的傲氣,然後再考慮合作的可能性。
劉冬不會貿然擴大自己的事業,而是要在實踐中逐漸積累,為未來的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回到宿舍後,劉冬並沒有再去找張陽,也不希望讓她感到尷尬。他明白,人際交往需要時間,而且對於孫莉雯這樣的社交障礙者,更需要慢慢培養信任。
下午,劉冬前往教室,王東方看到他後,好像看到了鬼一樣,因為他知道劉冬最討厭的高數課正在進行。
“劉哥,下午是高數課,你來幹什麼?“王東方猶豫地問道。
其他同學也都看向劉冬,竊竊私語,因為他們從未見過這麼大膽的學生,尤其是在大一階段。
“當然是來上課的。“劉冬嚴肅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