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夫人病重的訊息傳遍了宮中,阿璃也開始“茶飯不思、憂思鬱結”起來,皇后聽聞後便親臨秦王府,這時床上的阿璃已餓了兩三日,一副形容憔悴、弱體難支的模樣,皇后心疼地勸慰道:“好孩子,難得你一片孝心,你母親的病遲早會好的,你也要保重自己的身子啊。”

阿璃眼淚低垂:“殿下,我想去看看我母親。”

皇后點頭道:“好孩子,我知道你嫁進來受了不少委屈,現在母親又病重,難免心中鬱結,長孫家的請旨皇上已經告訴我了,這回我做主了,你便回去住段日子,好好陪陪你母親,也好好養養自己的身體。”

其實在來之前皇后已經做好了決定,她深知二兒媳這病來勢洶洶,七分是因為她母親,三分是因為宮中流言蜚語屢禁不止,大兒媳已經連年流連病榻,引起了許多風言風語,如果二兒媳再有個三長兩短,那天下人不知道又要怎樣編排他們李家是如何苛待兒媳了。秦王正好也不在京,還不如遂了她的心願。

很快阿璃便搬回了長孫府。長孫府座落在城東的崇仁坊,阿璃現在的身份不同,自是在府中新闢出一座宅院寶月樓供她獨自居住。她每日都去伺候“病重”的母親,而底下的人則圍著她噓寒問暖,打著各種旗號對她探望關心、討好巴結,阿璃每日疲於應對,感覺自己又踏進了另一個火炕。

兩日後無忌回來了,他沒有帶回苾月,但他們在上次找到軟鞭十里外的地方又找到了一隻苾月穿的鞋,他告訴阿璃,搜尋還在繼續,他們還有很大希望。

他看著現在圍在阿璃身邊的人群急得不行,與她商議道:“這樣下去可不行,這裡都是熟人,比宮中還要容易露出馬腳。我們西郊有座別院,附近便是馬場。你和母親不如去那邊住段日子,也方便練習騎射。”

阿璃也覺這樣甚好。事不宜遲,當日無忌便差遣僕從去那邊打掃收拾,次日便帶著母親、阿璃、徐姑姑及兩個婢僕前去安置。馬車出了西城門金光門不遠,阿璃便感覺路上景緻有些熟悉,緊接著便發現馬車經過了早幾日去蘭園的那個岔道口,他們再向西走了十幾裡,地勢漸漸開闊,別院終於到了,不遠處便是馬場。

安頓好後,無忌帶阿璃去了馬場。他問:“你真的一點都不會嗎?現下女子騎馬已經蔚然成風,苾月也是個中高手。”

“真的不會,我久居山中,因為身體的原因從未出過遠門,所以也沒有學過騎馬。”

無忌便幫她挑了一匹溫順的母馬,招手道:“過來,不要怕,你先牽著它慢慢溜達幾圈,人跟馬兒總有個互相適應的過程。”

阿璃與馬兒漸漸熟悉了,無忌便牽著馬讓她騎上去,開始教她一些基本的騎姿動作。

“騎馬其實也簡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掌握平衡,從你上馬的這一刻開始,就要時刻保持好身體的重心,去好好感悟和掌握這種平衡,直到能自由的駕馭它。”

騎累了,兩人躺在一望無際的草地上休息,阿璃問:“阿兄,苾月一個女孩子家為何會喜歡騎射、舞鞭這種男子喜歡的東西呢?”

無忌道:“其實她射藝一般,遠遠沒有她的鞭舞得好。說到這個鞭其實也與騎馬有關。父親長年在外征戰,母親性子柔弱又身體多病,她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就沒少受上面哥哥姐姐的欺負,他們搶小妹的東西,捉老鼠放到她被子裡,挖坑讓她掉下去,拳腳相加更是家常便飯,我也因為學業繁重總是顧及不到。後來父親死了,我們被趕出來,到了舅舅家,舅舅教她騎馬,有一次她從馬上摔下來,舅舅便送給她一根小馬鞭,告訴她,如果馬不聽話就狠狠抽它,直到馴服它為止。你只有自己變強大了,就沒人敢欺負你了。她很快就把那匹小馬駒馴得服服貼貼,可能從中得到了啟示,此後日日勤勉練習,耍成了一手好鞭。回來後,上面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