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對年輕兄妹同他們的母親及一個老僕輕裝簡從,正從舅舅家赴完壽宴而回,這時朱雀大街鑼鼓宣天,一路儀仗隊手持旗幟與兵器,身騎棗紅大馬,浩浩蕩蕩,最前兩侍者騎著黑色駿馬飛奔而過,口中高呼:“太子回城,閒雜人等迴避。”所過之處,路人紛紛迴避,他們四人也趕緊退到路旁,這時馬蹄陣陣,女子抬頭望去,於各色兵馬中,一匹白色的雪龍寶馬坐騎尤為耀眼,馬上的主人身著黑色盔甲,腰繫寶劍,打馬揚鞭一步步朝她走來,待到近處,女子只覺此人修長挺拔,氣宇軒昂,既儒雅有度又英姿非凡,這時他的臉頰稍稍左傾,一雙深遂如墨的眸子朝她這邊望過來,頓時她的一顆芳心咚咚咚急促的似乎要蹦出胸膛來,人也痴了,“他是在看我嗎?”她滿臉通紅的低下頭去,不敢再看,而他在眾人伏地此起彼伏的“太子,太子”聲中飛揚而去。

一會兒,身邊的兄長撞了撞她的手臂,揶揄道:“還發什麼愣,人都走了。”

女子臉一紅,急辯道:“我哪有。”

兩人正轉身欲走,這時旁邊的人議論開來:“聽說皇上欲下旨,太子不久就要迎娶太子妃了。”

“可憐了,那個鄭氏。”長安城說大不大,訊息卻是傳得極快。

“不知如今這太子妃娶的又是誰家的呀?”有人問道。

“有兩個備選,一個是隋朝宗室之後名門世家弘農楊氏之女,一個是北魏皇族宗室分支之女長孫氏,聽說這兩家現下都卯足了勁呢。”

這時又有幾人圍了過來,有人說:“我看太子妃非楊氏莫屬,她不但家世顯貴,聽說生的是沉魚落雁,恐怕要甩出自將門的大老粗長孫家幾條街吧。”他語氣很是不屑,兄妹倆中的阿兄倒也神色鎮定,只是那妹妹頓時面色一沉。

“那可不一定,比家世這長孫氏從北魏至隋以來能人輩出,可謂“門傳鐘鼎,家世山河”一點兒也不比楊家差。 而且聽說他們家那唯一的嫡女長得也是國色天香,因為是將門之後,所以擅長騎射舞鞭,功夫了得。要知道當今皇上一家個個能征善戰,對武力推崇備至。當初平陽公主結兵起義以助父親大業,何遜於男子,現在再娶個擅武的兒媳婦那不更是天下美談?”聽到這話,那女子才眼睛一亮,面色稍霽。

“我看未必。”

“我看定是長孫之女。”

幾人相持不下。

先前之人雙手往下壓了壓,道:“大家別爭了,現在太子已經回來,想必馬上就見分曉。”

慢慢人群散去,兄妹倆也走到了一條僻靜小巷,男子突然問:“小妹,這楊氏真的有那麼好嗎?”

女子回憶起當日情形,點頭道:“有。”

“那還是你略勝一籌,要不,皇后怎麼還是更屬意你呢。”長孫無忌頗為得意。

苾月略紅了臉,嬌嗔道:“莫瞎說,八字還沒一撇呢?”

遊園後面的事別人不知道,可長孫一家早就得到了訊息。

只過了幾日,聖上便問皇后:“這太子妃一位,卿中意何人吶?”

皇后在臺前一邊卸妝一邊慢慢回道:“楊氏與長孫氏當為其中翹楚,兩人容貌才情不相上下,楊氏溫婉沉靜,長孫氏活潑爽朗,楊氏知書有禮,長孫氏言行穩重,實在很難決擇,我想了這兩日,陛下,你看我說得對不對,原本鄭氏病弱之軀,不能操持東宮事務,這也是我們要選太子妃的原因之一,因此,如立楊氏,她只不過一個十三歲的稚童,又如何能迅速地勝任東宮諸多複雜的情況,因此,我心目中的太子妃是長孫氏。”說著,她取下頭上的鳳釵往面前的妝臺上輕輕一放,它下面壓著的恰巧是長孫苾月的名帖。

皇上默默點了點頭。

如此,長孫氏一族便以為好事將近了,但太子回城也已經好些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