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道與倪公前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多少時辰終於行至一片空海處,萬里之內無山,無嶼,無舟,無雲,無東去歸雁,無西來寒風,一片汪洋。“怡道啊!走了怎麼多時日了!你口渴了嗎!”倪公睜著青澀得眼看著怡道聞曰。怡道在心中微微思索了幾分倪公之言,片刻間明瞭了其含義,踏向前一步嬉笑著對恩公道:“恩公有所不知徒兒乃是顯聖不死神禽得目睛所化,全身如虛幻,想當年!!!”。怡道頑皮的說著挑起了大拇指:“受困苦行嶺,被哪山海仙君的黑龍每日食心也不曾死,想必是恩公您渴了吧?”。倪公道:“你這小廝,既然知道還不快去給為師找些喝的去!”。“去倒是去的!”怡道答道:“只是此處幽靜非凡,恐有妖邪出沒。我若去了萬一有水魔浪怪把您虜去了,可如何是好!!!”。“哎呀!你就去一會不打緊的!!”倪公此時剛要反駁。霎那間,四周洋水湧動,波濤不停,海浪氾濫。怡道曰:“你瞧恩公,還說不打緊那!!”。怡道口裡說著,四周的海水湧動的更加猛烈,好似是鍋中的開水馬上就要沸騰之前的景象。大洋之上漸漸冒起了一股水波,四散出萬道金光。“啊!!!”那金光甚是非凡,照耀怡道和倪公的雙眼,難以睜目。過了不知多少時辰,怡道和倪公才緩緩睜開了雙目。“啊!恩公你看!!!”,怡道大驚道,眼前剛剛出水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貝殼,足有三丈高,七八尺厚,散射著金色的輝豔,好似漂浮在海洋上的一枚巨型金丹。“真是奇了,這難不成是個蛤蜊精嗎!!”怡道心中暗道。只見那貝殼只是停留一時並緩緩的隨著海水向東而去。“恩公我們也跟過去,說不準可以找到島嶼!”。怡道道。“好!”倪公答道。二人掀去風帆跟著貝殼而去。

怡道與倪公駕著寶舟隨著巨大的貝殼在大洋中飄了好一陣,怡道向前望去見遠端海空相連天界所,碧波之雲蜜色(蜜色:古人用將清晨初生的陽光照耀在頓開的雲層上的顏色稱之為蜜色)處有一孤島,此島方圓得有幾千裡,四環都是戈壁灘,隨著貝殼接近戈壁灘,灘上時不時顯出幾個人影。

“鄉親們再使把勁把這貝殼拉上來啊!!!”。一位身著棗紅色官服帶著官帽的年輕人站在一群漁夫之間。只見漁夫們將一根很粗的繩子穿過貝殼開口處夾著的一個圓環之後十幾個人使出吃奶的力氣終於將這個貝殼拉上了沙灘。“哎呀!妖怪,妖怪!!!”。突然一為漁民大喊道。這時那位站在漁民中間的官人看了過去。“啊!先生有禮,我們不是妖怪!!”倪公對著官人作揖道。“你們是什麼人!為什麼回到我們螺貝島上!”。官人看著一邊問著,一邊用詫異的眼神打量著站在倪公身旁的鷹臉之人。“在下乃是從中原神州而來,要環遊四海,渡人濟世的雲遊之人。”,倪公說著將手請向了怡道:“這位是我半路收的隨從,他隨相貌古怪卻是好人!”。“隨從!”官人驚道:“怎麼說這位小兄弟不是妖怪!”。倪公笑曰:“莫說是妖怪,他還有降妖除怪的力氣哪!!”。

在螺貝島的中心處有一個巨大的古堂,塘里居住的是螺貝島上的最大的官吏-知事。“在下螺貝島知事-顧葉拜見二位上仙!”知事大人對於倪公和怡道行禮道。“不敢,不敢,我等遠道而來驚擾貴方,還望寬恕!!”倪公還禮道。“二位請於堂中用茶!!”。

兩盞香茶敬上,怡道與倪公也算安頓了下來。倪公問道:“敢問知事大人,這螺貝島上的漁夫大晴天的不出海打魚為什麼要從海中撈貝殼哪??”。知事聽聞頓時面有苦色答曰:“上賢有所不知,我們螺貝島乃是連天海上的一邊小葉,四周環海,幾代居民都靠打魚維持生計,只是十幾年前————。”。知事說著面容不斷惶恐起來:“這連天海突然來了個妖怪,此妖怪神通廣大,法力非凡,知來去,喚四時,能枯榮,上驚天雲弄風雨,下攪地幔長鯉群,因長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