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有人把監控錄影拿給女人爸媽看,女人羞愧自殺了,變成了惡鬼,惡鬼被困在十六樓無法離開。

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鬼故事,從梔北初嘴裡說出來就是會很嚇人,且異常驚悚。

因為經歷了剛剛那一出,網友們都相信了,她說的話有可能是真的。

直播間裡源源不斷湧進新的人。

也有人真的被嚇到了。

也有人義憤填膺。

【此時此刻,一個雌鷹般兇猛的女人默默聽起了紅歌。】

【那最後呢,那個女人怎麼樣了?被超度了嗎?】

【肯定是那個領導乾的,多缺德啊,給人家穿了那麼多年的小鞋。】

很自然的,也有人憑藉著細節,自動找到了真相。

【潛規則?十六樓?不是,我怎麼聽著那麼耳熟?】

【嘶!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最近那個自殺的女明星林妍,好多細節都是對得上的。】

【很像是熱搜那個潛規則事件,看評論都有這種感覺,我就知道不是我想多了。】

【大師,你說的是不是最近那個林妍事件?求回答。】

梔北初不會回答的。

甚至選擇性裝瞎。

她要的就是這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人們對於探尋真相的好奇心是無窮大的。

她說的太清楚了,就會有人讓她拿出證據,輿論的矛頭只會指向她,不了了之。

只要認定這是個故事,那網友就會想要證明這個故事是真的,去積極尋找證據,發酵輿論。

就算沒有證據。

輿論也是一把利劍。

她下播後,再在背後推波助瀾一下,把直播錄屏投給營銷號,極度悲憤的林妍粉絲群體肯定要鬧。

酒店方怎麼也得把之後的監控錄影拿出來,再解釋一下監控是怎麼流出的。

到時候,真相是什麼,就很清楚了。

監控拿不出來,那更能說明背後的事情不簡單。

憑什麼前面的監控那麼清楚,後面的監控忽然就不見了?

這件事情,必須得有個完美的說法。

有任何漏洞,那都是堵不住悠悠眾口的。

梔北初也絕不會允許這個完美藉口出現。

畢竟她最擅長的,就是找人破綻。

黑暗看似密密不透風。

實則處處是缺口。

梔北初說完這些,就像是沒看到評論區的問話一般,模稜兩可地說道:“大家對這個故事還挺感興趣的,故事說完了,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如果那個女孩的父母能真的真相,不知道會不會後悔當初對女孩的責罵。”

【這話我又聽不懂了,到底是不是林妍的事情啊!求一個回答。】

【傻啊你們,肯定是,都說了這麼多細節了,大師總不可能點名道姓的說出來。】

【我再去看看那個瓜的前因後果。】

梔北初攪動完輿論,就功成身退的下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