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開啟了心結,無論未來如何,都不會心存怨懟。
這世間並非每一對有情人都能在分手之後做到一笑泯恩仇,情債總是最難還的債。
李蓮花今日只救了兩戶農家人,卻讓他感慨萬千。
事後,李蓮花獨自在江邊站了很久。鬱郁悶悶不知這悲喜因果該由誰承擔責任。
和尚的佛珠串兒還在緩緩轉動,月光灑下來,為佛珠兒鍍上了朦朧的光彩。
老和尚輕聲道:“李施主,你可還記得初見時,老衲送你的四句話?”
李蓮花微微一怔,他記得。
盤根錯節塵世緣,繩串亂珠無終了。山重水複非盡頭,耐得苦寒守雲開。
李蓮花道:“和尚,因我一人之死,連累多人中毒。有人因此釀出終身遺恨,有人卻因禍得福……”最終只剩一聲嘆息。
和尚道:“聖人轉心,凡人轉境。李施主如此聰慧,何故為事相所擾?”
李蓮花點頭一笑,會心道:“是我著相了。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話音落,又喝了一口酒,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和尚也換了一個坐姿,變成單手捻佛珠,另一隻手撐在膝蓋上。李蓮花看出沒完和尚已有些疲憊了,於是道:“時候不早了,您老早點休息吧。”
和尚卻囑咐道:“明日老衲與你同行,還剩十戶人家,只是兩三天的事情,越到後面內力消耗越多,我們一起也好互相照應。”
李蓮花答應道:“都聽您的。快點休息吧。”
和尚笑道:“這孩子!行了。你也別熬太晚了。睡時點一根十味香,可免噩夢。”
李蓮花愣了一下,隨即會意,原來和尚竟然連這種小事兒都知道。真是好神奇的一個人。
第四天清晨,李蓮花過度疲勞而起的晚了一些。當他盥洗完畢,沒完和尚已經精神奕奕地在院中散步了。
和尚步伐緩慢,動作舒展,神態平和,見到李蓮花出來了,微笑道:“現在是春季,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李蓮花接著道:“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和尚道:“醫者需要懂生活。明辨風寒暑溼燥火等外感六淫。”
李蓮花道:“還更要懂人性。知曉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之內傷。”
和尚欣然地笑著點點頭,讚道:“果然慧根不淺,是個好苗子。若肯用心,假以時日可為一代良醫。”
李蓮花摸了一下鼻子,道:“和尚謬讚了。晚輩只不過是些小聰明而已。”
和尚笑而不語,抬頭看著湛藍的天空,嘆道:“浮雲無根,終將散去。老衲塵緣已了,自當歸去。”
李蓮花吃驚道:“和尚,您這就要走?”
和尚將腕上的佛珠串解下,正色道:“今日一別,再見無期。這串佛珠就送給你做個紀念吧。”
李蓮花顫著手接過佛珠,猶不肯相信,問道:“和尚,為何突然要走?”
和尚安然一笑,道:“施主,聚散本無常,只是你沒看透罷了。”
李蓮花握緊佛珠,抿唇不語,心裡萬千不捨終是隻字未表。
和尚撣了撣僧袍上的褶皺,合掌道:“李施主保重。老衲將要去赴下一場因緣了,阿彌陀佛。”說完,拿起桌上早已準備好的包袱背在身上。
李蓮花將佛珠揣進懷裡,懇切道:“前輩!你我相逢一場,承蒙照顧,才有李蓮花的新生。今日一別,恐難再見,請讓晚輩送您一程!”
沒完和尚道:“送出千里,也終須一別。李施主無需掛懷,若能不著事相,才是真的逍遙自在。”
李蓮花只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