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這肯定是三兒媳教給孩子的。哎吆,張老爺子咬咬牙,“出去賺銅錢可以,但是,你們要是落下功課,就不要想賺銅錢了。”

幾個孩子立刻雙眼發光,一個個爭先恐後的點頭。

張江壽幾個人壓根就不認為,家裡祖母的那個銀鐲子還能保得住。既然保不住,他們家又少了一筆銅錢。

狼群是在後山林子,又不是在村子裡。再說了,張江壽覺得李村長應該也把這種事情上報了,官府的人,肯定會過來打狼的,更沒必要怕了。

這一次,他們不僅僅是要自己打,更是要拉著三伯入夥。

之前不僅僅是沒自信,更不知道家裡人會不會支援,尤其還不知道這銅錢能給自己。現在好了,他們信心十足。

甩開膀子好好幹,一點一滴攢錢錢。

為了釣魚,釣很多很多的魚,他們昨天都沒捨得吃那麼多肉,省下來就為了今天當魚餌。

大家揹著揹簍,拿著棍子,一個個用眼神交流,絕對不發出聲音。他們不要村子裡的熊孩子,和他們分一杯羹。

幾個人到了河面,結合前幾次的經驗,就找了一個下風向,不僅可以避大寒的風頭,更能隨時在沙灘上烤個魚。

至於調料?除了粗鹽在家裡拿的,其餘都是就地取材。

賺銅錢和吃喝兩不誤,除了有點冷,完全完美。

張江寶、張江富六個負責釣魚,張江壽和張江川負責把魚往一起裝,更負責烤魚。張江裕、張江桐、張江水三個人則是當六個人的後勤。

張江桐負責張江寶和張江富,這兩個人湊到一起,太能釣魚了。第一條魚,就是張江寶釣上來的,張江富隨後也釣上來了第二條。

有兩條魚打底,張江壽和張江川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他們已經熟練的挖了一個拐彎的簡易灶,打算把魚埋在上面一層沙,下邊燒火。

至於魚,則是放在盆裡已經醃製了起來。兩個人也沒走遠,就旁邊轉個身的距離,撿了一些樹枝。

一切妥當,把魚用麥秸杆裹了幾層,外邊再裹上泥巴。放到挖好的簡易灶內,開始烤制了起來。

這種吃法,還是張江富聽了張江寶說的叫花雞,同理複製的叫花魚。

至於荷葉之類的,沒有這個條件。尤其是北方,麥秸稈都是從家裡拿出來的,就不想把魚直接用泥巴裹起來烤。

那頭,張江寶幾個人釣魚釣的積極,已經集中倒滿了一個水桶。張江壽和張江川也沒客氣,又收拾了兩條魚醃製了起來。

別人都說魚不好吃,腥氣還刺多,可張江寶他們釣上來的魚,刺很少,醃製一下也不腥氣,挺好吃的。

他們先烤熟兩條,趁著抬滿了魚的水桶回家的時候,帶給家裡人。他們自己的,後邊再吃也沒關係的。

最近,家裡的日子好過了,可爹孃伯伯們都捨不得吃,有肉都想著給他們留著,所以,他們能吃到肉,也要想著家裡才對。

而釣上來這麼多魚,李盈盈和吳冬兒幾個本身想要揉成魚丸,可家裡來人,他們也不好不招呼人。

只能是先把魚放到柴火下,張江壽和張江川又往河邊走。

屋子裡,果然如張老爺子預料的一般,村子裡二大娘他們過來,二話不說就先給張老太跪下,一邊哭訴他們日子艱難,一邊求張老太把銀鐲子接濟他們。

之前,還說借,現在是直接說接濟。

這是明晃晃的不想給了,張老太二話不說,立刻捂著心口一副要暈過去的架勢。

李盈盈他們趕緊的扶著人躺下,甚至讓張廣忙著去請王大夫。

可二大娘彪悍的爬起來,一個健步衝到張老太跟前,伸手就掐張老太的人中,掐的張老太大叫一聲,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