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點意思了,進行一個整體總結的話,
反而是進行過一次充足的夢境之後,人們方才恢復精力,
在這種基礎上來說,夢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才是睡眠的核心。
雖然每個人的夢境都千奇百怪的,但都具備同一個共性:越是與本世界規律相符合的夢境,在其醒來之後,其越能記憶住,
比如自己有錢了,住大房子,看見熟悉的親人等等,
這一切都基本符合人是人,都行走在地面等等的一般性規律,
但這也襯托出另外一個反面,越是與本世界規律相悖的夢境,
例如,人是頭朝地走的,等一切與一般性規律相悖的內容,
在其醒來之後更加容易遺忘。
由此產生了疑問,為什麼人能夢見與本世界相悖的內容呢,且容易遺忘夢境呢?
參考人清醒與睡著時刻最大的區別,便是在醒著的時候,
思維能力極其發達,這種思考能力來自於靈的結合,
而在人睡著以後,近乎無法思考,
即使是在夢境之中,其實是以一種旁觀的角度,這種現象更像是靈與人的肉體分離,
於是,我只能想到一種原因,那就是靈與肉體的相合並不是時刻緊密的,
由此我恍然大悟,規則之間並行不悖,那股使靈與肉體相合的規則,
也同樣並不與其它更廣泛的規則相悖,其實這也是應該的,如果真的相悖,那麼這道規則也不會成長起來,這說明祂的力並不是無窮大,
故此在人清醒的白天,這是人靈與肉體相合最緊密的時刻,祂所遇到的靈與肉體的斥力最大,
就像一根連線靈與肉體的弦,時刻處於緊繃狀態,
在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這根弦必須放鬆,不然會有繃斷的風險,一旦繃斷,人的靈與肉體分離,
那麼現實世界的人也就表現為死亡的狀態。
所以在繃緊了一段時間之後,這根弦規律性地放鬆,
人的靈得以往上‘浮’了一段距離,
而這使靈具備了一定的‘高度’,
靈應該是存在某一種‘感官’的,
這使靈來到‘高處’後,它的‘視野’更加‘開闊’,
而生靈界在三界論的理論中是廣大的,具備著許許多多的其它世界,
因此,人所夢到的內容,便是自身靈在‘升空’的這段時間,從其它世界所‘看’到的,
在其醒來之後,靈與肉體再次相合,傳遞給了人類自身,
於是有了所謂的夢境,但正是因為看到的是其它世界的內容,
越是離本宇宙越遠的世界,那裡的規則便越加奇特,
受制於本宇宙的規則,所以人們很難記住夢境,
人有個惰性,就是喜歡習以為常,
在此之前或許從未有人注意過:對於一年前的事情,人仍舊能記憶猶新,
可對於昨晚的夢境,往往卻會快速遺忘,
這種惰性也許便是這種規則使然。
人的靈與肉體規律性地時緊時鬆,極大的保障了這根‘弦’的使用年限,
不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根‘弦’具備著耐久度,
即使是時緊時鬆的節制運用,
終究有一天這根‘弦’也會斷掉,
表現在現界,應該就是人類壽終正寢的時刻。
‘唦~’
陳嬌迫不及待地翻動紙頁,有點像曾經初中上課的時候,悄悄在課堂之上看故事書,急切,而又小心翼翼,
只不過紙頁之後,映入眼簾的空白,讓她有點遺憾,
隨後她便將手中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