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就這般靜靜看著眼前的白紙之上逐漸佈滿密密麻麻的公式與數字,

一頁,兩頁,彷彿看到了曾經筆耕不輟的自己。

...

知識能改變個人的命運嗎?這是所有讀書人的疑問。

可什麼又是所謂的改變個人命運呢?

是變得腰纏萬貫嗎,是活的觥籌交錯嗎,是玩的歌舞昇平嗎,是樂的酒池肉林嗎。

如果這些是人們所期望的改變命運,那麼很遺憾,

這並不是知識最直接的用處,雖然知識在一定情況之下確實能讓人變得富有。

但祂最本質的作用,仍是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

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

知道地心引力使水往低處流,

知道潮起潮落來源於高懸於空的月亮...

故此,其實對於大部人而言,地球是否繞著太陽,水為何往低處流,潮汐存在的緣由,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

這也是真理只存在於少部分人手中的原因,在大部人眼中,他們只想著如何能一朝凌駕於旁人之上,至於世界為何是世界,他們並沒有瞭解的慾望,

所以,這也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那一批人,他們之所以都擁有極其純粹的美德,以及對人類美好未來的期望的原因,因為發現身邊蘊含規則的條件之一,便是拋棄低階的慾望,而去探索在那大部人眼中並沒有意義的知識。

...

隨著中性筆滑動聲的消失,他重新將目光投向那道熟悉的面龐,

她並沒有抬頭,而是看著草稿紙中的公式說道,

“我依照質能公式的轉換,以及借鑑物體速度突破音障時所需要的能量驟升比例,結合音速與光速之間的差比,

粗略寫出了粒子接近光速時所需要的能量規模,在我將南都實驗室粒子加速器作為加速實驗的工具之後,估算出,若是在沒有搭建多餘加速管道的情況下,只是將加速粒子由電子質量提升了一個量級,把它加速到近光速的話,粒子加速器所需能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000億千瓦時,

這已經快達到風嬰之前魔都全市所需兩倍的耗電量,而且這般能量輸入只是維持粒子達到近光速的程度,我們尚不可知是否只是一次碰撞就能製作出黑洞,

只不過,單單只是這種規模的能量輸入,國內任何一家,

不,世界上任何一家科研單位都無法承擔,除非是舉全國之力,如果在風嬰之前由我領頭,發動我們的所有關係,聯合整個科學協會的話,應該能一試,只是如今正是產能恢復的階段,國家根本不可能為這一項實驗注入如此大的投入,

並且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還只是將電子的質量提升了一個量級,你所需要的質子可是比電子高了好幾個量級,我無法估算,也無法確定將質子這等規模的粒子加速到近光速後所需要的具體能量,

但十一,我能給你確定的是,這個所需能量極其恐怖,即使是如今能量利用效率極高的核反應做這個實驗也夠嗆,”

陳嬌頓了頓,用筆尖緩緩在草稿紙上書寫了一道簡單的公式,

“如果拋棄一切複雜的計算式,忽略高效的能量轉換方法,單單隻從能量平衡角度來說,如果你想創造足以拽動整個地球的能量源,那麼你所創造的最終能量應該是接近於推動地球的能量,故此以推動地球所需要的能量進行簡單計算,

如果只是將地球維持一米每秒的速度,其所需的能量約為3×10的24次方,約等於10的11次方顆廣島原子彈,也就是100000000000顆原子彈爆炸的能量合計,而一顆廣島原子彈大概是1克的物質湮滅了,所以若是使用核反應的方式,則需要將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