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會在沉默中流逝的緩慢,

而思緒也總是會在沉默中瘋長,在這一現象中便已經揭示了人思維的本質,人們總是忽略習以為常的現象:當人緊張時會覺得時間變得漫長,當幸福時會卻又會覺得時間變得短暫,而在現實世界裡的鐘表卻一分一秒,有條不紊,不長不短的流動著,

那麼為什麼人的主觀感知和世界的客觀事實有時會存在這種分歧呢?

古時候的一些哲學家用風吹樹動,是樹動還是心動的唯心故事來解釋,

只不過,若是用三界論來解釋的話,其原理會更加清晰明瞭:

時間是一條橫亙於靈界的規則,祂的效能遍佈祂所能波及到的所有生靈界,未超過本宇宙界限的物質都會被其影響,

而人的思維能力來自於靈,靈本身做為規則雛形,接近於界限,基於規則之間並行不悖的原則,如果人的靈進化為規則,那便不在時間的管轄範圍內,雖然幾乎所有人類的靈並沒有接近規則,但是作為近規則體的靈,也能部分消解時間規則的影響,這也是人們為什麼有時候能主觀影響在自己的感覺中時間快慢的原因,

但作為客觀世界存在的人類肉體是各種規則的衍生物,作為‘下位’產物,自然無法消解時間的規則,

於是在這兩者結合之下,人類便會出現有時候只是簡單想件事,便過去了很久,或者是有時候想了許多許多,現實裡卻並未過去多久的現實悖理。

再深一步想象,當人短暫的改變自身時間感知的能力無限加強,自身思考過了一萬年,但是現實世界卻未改變,或者是自身維持一個念頭不變,世間卻過了億萬年,是不是就和規則的存在形式有點類似了。

所以說,只要留心,便能發現,人類的思維本身便具備著成為規則的潛力,雖然這種潛力基本不能轉換為實力,而三界論也是如此般誕生於生活平常當中。

陳十一自問他並沒有如科學家無私的思想,或許是存在著救世的想法,畢竟每個人在孩童之時都有著成為英雄的想法,如果長大以後並未遺忘的話,

但他並沒有那麼純粹,

所以他並不理解,為什麼自己能在不斷摸索當中,掌握了尼古拉·特斯拉曾經掌握到的規則,尤其是在研究出星球磁場技術的過程中,腦海中冒出的一個個沒有緣由,卻真正指向星球磁場技術的靈感,

這種直覺就像是有一位已經掌握了星球磁場技術的人站在他的腦袋裡,不斷告訴他該任何做一般,

他思考了很久,都想不清楚緣由,便索性放棄了探求答案。

於是最後他懷揣著既然擁有了先人的知識,那先人的遺願便由他繼承的想法,走上了先人的路,儘自己所能做的,在他熄滅之前,能照亮世人一點,就是他所能做的了。

只是在這個靠近規則的過程中,他越發感覺到自身的渺小,也越發瞭解到,科學家所獲得來源於規則的知識,其實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個人就能使用的,知識無法改變個人命運,但是知識卻能改變人類命運,科學家所獲得的知識本來就來源於‘高位’的規則,

因為其‘高位’,一個人往往無法實施,即使是簡單的中醫知識,也需要各種草藥的配合,

這也算是以人類之軀掌握規則力量的‘代價’吧,

這和真正的規則是存在著顯著的區別,真正的規則,無需任何依仗,執行於世界各處,但對於以人類之軀掌握規則的情況下,越是強大的規則,則越需要更多人事物的相互配合,才能發揮其力量。

好比一架能讓人們掌握飛行能力的飛機的製造集合了大量工廠的合力,就人透過坐飛機翱翔天空的現狀而言,人真的會飛嗎?飛機確實在雲層之上,我們無法給這個問題給予會與不會的確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