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為群,萬人為族,萬萬人成類,盡人則為道。
人存,則人道行,人亡,則人道泯。小友,所以大道本身,並非不可觀察,當你站在一個足夠高的角度,將億萬萬人看為一,那麼大道自會顯示,而高度濃縮的一便是大道。
由此人為何,便能得出清晰的回答,
所有的人都是人這一條道的組成部分,人類整體的存續,擴張,消亡都是此界人道的運動狀態。”
老者的話語娓娓道來,而聽著老者言語的陳十一雙眼越加明媚,他在今日學到了另外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此時他的大腦高速運轉,
“真人,所以這世間的規則是能夠概況總結的嗎?”
老者回答道,
“當然是可以的,這世間大道四九,小道三千。”
而此時的陳十一卻是將老者所言與三界論中的知識相結合起來,老者所言的道,應該就是靈界的規則,對於靈界,在三界論的體系之中,存在的相關知識極少,此刻陳十一發現,身前的老者對靈界的研究極為深刻,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多,
“您可以告訴我有哪些道嗎?”
老者聞聽陳十一此言,卻笑著輕輕擺了擺頭,
“小友,恕貧道不可言,
不可言,但貧道已經將觀察道的方式教給了你,只要假以時日,小友自當明晰世間所有執行的道。”
陳十一聞言,雖然並不知道老者為何不全部托盤而出的原因,但也並沒有懊惱,而是再次作揖,
“是我冒昧了,真人,方才您短短的幾句使我受益良多,感謝賜教。”
這一揖作的極深,而也是自今日起,老者所傳授給他的觀道之法,也在他的心中紮下了根,並貫穿了他後續的旅程,
這種拔高自身角度觀察規則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與物理的整體觀察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亦或者說兩者大差不差,都能讓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更容易觀察到萬事萬物的本質,
忽視事物表面錯綜複雜的掩飾,直達大道本質,次之謂大道至簡。
待他作揖結束,老者笑著說道,
“小友可真是懂禮之人,簡短一敘,卻讓小友在門外站了許久,是貧道不知禮了,請入觀詳談。”
老者鬆開一隻杵著竹帚的手,向陳十一擺出了請的手勢。
陳十一見狀自然卻之不恭,
於是他邁步夸人門扉,態度誠懇,不過雖是恭敬,但是動作之中卻存在一絲先前未有的熟絡與放鬆,
而入觀之後的內部構造,果然是四合院結構,此這大門所對的方向正是道場,只是此時道場大門緊鎖,
而道場大門之上掛有一牌匾,上書“紫雲觀”,而在道場兩側,有著廊道靠著道觀牆體延伸過去,此時的老者正處在道場與道觀大門之間的露天空地之上。
只是在這個間隙,陳十一卻發現老者與先前不同,在陳十一跨入門扉之後,他的直覺告訴自己,老者的眼神恍惚了一會,似是在看陳十一,又好似不是在看陳十一,
在這一瞬間,先前因環境帶來的澄澈心境卻湧現一絲悲涼,或許陳十一也未發覺在此時他的眼眸深處湧現一絲藍色,而他純白的靈中那一絲藍點微微顫動了一下。
而此時看著老者的陳十一也彷彿出現了錯覺,他在那一剎在老者的眼中看見了五彩斑斕,似彩虹一般的光點,只是在下一瞬,那個光點便消逝不見,迎面而來的是老者意味深長的笑容。
“小友,對了,貧道還有個疑問,我這地方可是有點偏僻哦,知道這地方的應該可不多,
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應該是王林告訴你的吧,他最近還好嗎?”
在說完這句話後,老者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一種陳十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