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此刻腳底傳來的堅實那般真實。

陳十一摒棄多餘的想法,繼續趕路,畢竟第一次來這裡,並不熟悉路徑。

只是不巧的是,今天是個陰天,雖然此時已近中午,但是各處看起來仍舊是有點霧沉沉的,更像是天已明,太陽未出的狀態。

不過天色幕沉,卻因為四周開闊的視野,以及徐徐流動的溪流,偶爾傳來的清脆流水聲,倒並未營造出詭異恐怖的氛圍,反而彷彿混沌初開,使陳十一五感聰穎,更加貼近自然,

在行走的這段過程之中,陳十一覺得自身對於天地的認知更進一步。

就這般不斷行進中,他離所要找尋的目的地越加接近。

過了一會,陳十一發現在前方的不遠處,左側的山脈緩緩合攏,向著右側緩慢蜿蜒,且緩緩下降,歸於大地,最後化為一座矮小的平山,

其形酷似一個大包子,

“看樣子前方就是當地人稱作的包子山了。”

確實,因其形狀稱其為包子山也頗為貼切,在陳十一來之時,便問附近的鄉里,才知曉真人居於包子山腳下。

並且在左側山體低轉蜿蜒之下,延伸出一條直達包子山的小路,而已經裸露的地皮,說明那正是行人所走之道,而隔著河道的那條山脈則是從包子山的一側繼續向更遠處蔓延,不知其最終會落在哪裡,自然界的地形真的是神奇。

即將到達此行的目的地,陳十一不免加快了自己的腳步。

遙遙望去,包子山腳下有那麼一片陰影,只是並不真切。

隨著陳十一與包子山的距離越來越近,那片陰影的全貌也逐漸顯現出來。

他將視線向前掃去,只見在包子山正中,修築著一樁依山而建的小型道觀,只是牆體整體卻呈現一種灰黑色,應是曾經受水浸泡侵蝕,從而在牆體上留下的痕跡,

而屋簷之上的瓦片仍能感受到新穎的痕跡,說明應是在風嬰之後翻新過。

這般深沉的牆色整體給人一種古樸厚重的感覺,頗有種歷盡千帆的歲月感。

出奇的,陳十一有點好奇,即將見到的被自己師傅倍加推崇的真人到底怎樣,而先前村中人隱隱透露出的尊敬感,使他原已經熄滅的心,再次燃起一絲火焰。

他收斂自己的視野,有點想透過牆體窺探其內的意思,不過以其此時視角觀去,卻被道觀所築牆體阻隔,他擺了擺頭,丟掉妄圖看破牆體的想法,曬笑了一下,繼而抬起步伐,向著浮現在眼中的目標前進。

有時候巧合總是如此不期而至,讓人覺得似乎並不是前偶然,

與此同時,在道觀之中,一位身著藍色道袍的老者恰在此時收回視線,轉而低頭,手持竹製掃帚,在觀正中的地面之上緩緩打掃著,其嘴角淺淺彎起,似笑非笑。

不多時,陳十一已然沿著小路來到道觀前方不遠,在近處,道觀的全部細節得以展示,陳十一駐足細細打量前方遠處的道觀,可見外部是四四方方的結構,由此猜測內部應該是契合四合院的構造,居中應該是有一片露天場地,

而此時也能發現牆後,正中有一尖頂四方屋簷冒出,曾經去過部分道觀的陳十一猜測那應該就是該道觀的核心,也就是道場所在。

觀看片刻,陳十一便邁步上前,來到前方灰白色牆體正中央的雙開木門前,

在來到門前的過程之中,他便聽到了“唰唰~”的聲音由遠及近,並沒有來得及去推測是什麼聲音,陳十一便扣了扣木門上的門環,

方一觸手門環,便能感受到入手的斑駁,而這也與先前所看到的黝黑相符,充斥著歲月的沉澱。

隨著門環扣動,沉悶的聲響逐漸傳盪開來,其聲低鳴而悠揚,在這深山之處激起了漣漪。

而此時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