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認為那是對的。
但對於他來說,這樣的結果是無可奈何的,
他無法改變她的選擇,也無法讓她再次喜歡上自己,正如自己亦無法阻止父母的衰老。
只不過在最後的他,
沒有如曾經一般哭鬧,反而是保持著緘默,
在默默轉身之後,這一切代表著他已經接受了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
‘日月尚有所限,
況乎於人’
‘人於蜉蝣何異’
越是經歷的多,越是認知的多,
便越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而在這一刻,陳十一對自身的渺小入木三分,
他如今所面對的這些事,無論再怎麼做,
只要是人,便無法改變。
歷盡千帆,使他看清了自己,也明白了聖人的偉大,
孔子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非議和質疑,
他在生前並沒有獲得,
期望中的成功,
甚至一再失敗,
然而,
他以理性的中庸之道,
面對每一次挫折,
卻從未動搖,
理想主義者孔子,
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現理想,
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
他是一個屢敗屢戰的勇者,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正是孔子主動選擇的天命。
但知其不可為,而不為,
是陳十一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抉擇
他接受了這一切不公,沒有反抗。。。
...
一個人的命運悲劇,其實就是他性格的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