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大舅!”

陳勵也不想祁玉龍和祁玉山經常來煩他。

畢竟是親老表,不幫忙大舅和二舅這關過不了。

“玉龍,玉山,正常的工作就不用說了,你努力工作是職責所在,不能居功。

我說的拿得出手的成績是指難啃的工作。

比如玉山,你們地稅局,哪個鄉鎮的稅收任務完成度差,別人完成,你完成了,領你們局的領導就會覺得你這個同志工作能力不錯。

當然,不一定要你百分百萬完成,你不一定要你自已完成。

你可以幫助你負責這塊的領導或同事完成,那你就會得到負責這塊的人或領導的好感和認可。

他就會向局領導提起你,推薦你,這麼一來,你的機會就來了。”

陳勵拿祁玉山舉例子,因為地稅局每年都有稅收任務,進行分配。

雖然,鄉鎮也有地稅所負責此事,但地稅局也會專門派出人監督。

“玉龍,你們農業局也是,你能幫助老百姓提高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的產量,讓老百姓的收入更多,你的工作能力就會被局領導認可。”

陳勵接著拿祁玉龍舉例,農業局的職責就是管理全縣的農業。

當然,具體的事情還是各鄉鎮在負責,但農業局可以進行指導。

“就像咱們懷遠鄉的林海鄉長,他原來只是個普通副鄉長。

但經過這一年多,他不僅讓鄉里的稅收任務超額完成,鄉里的財政也富餘起來。

這樣一來,林鄉長不僅進入了鄉黨委,還有相當大的機率在明年換屆的時候成為鄉鄉長。

因為林鄉長已經進入縣委領導的眼裡。

如果林鄉長真的在明年換屆的時候成為鄉長,懷遠鄉的發展會更好。

將會把旁邊的懷來鄉和懷柔懷柔鄉遠遠甩下後面。

再過幾年,懷遠鄉會變成懷遠鎮。

而樊書記和鄭鄉長也會更進一步,樊書記會晉升副處級,鄭鄉長會晉升書記。

當然,他們跟你們倆的差距還有點遠。”

陳勵舉這個例子就是要讓祁玉龍和祁玉山明白,只要你有能力,晉升不成問題。

但是,祁玉龍和祁玉山現在想那些還太早,他們現在要想的是如何成為副股長。

“可我們沒能力辦那麼大的事情啊!”

祁玉龍和祁玉山叫苦,林海做的事情不是他們能做的,那要一個副鄉長才行。

而且,那也不是林海自已做成的,是陳勵給林海指的路子。

“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有能力的,都是慢慢鍛鍊的。

就像我,在東臨縣食品廠苦熬了一年多才想出解決辦法,才得以轉入鄉鎮。

到了鄉鎮,也嘗試了很多,做了很多事情,做出了一些成績,才被縣委領導看中,成為局長。

我剛去龍泉鎮的時候,級別就是正科了,而我擔任的副書記兼副鎮長只是副科級職位。

我只是副科級領導,但我享受正科級待遇。

年前我當上局長,才變成實職正科。

這就是我前面說的待遇的和實職的問題。

往上,晉升不僅要求工作能力,還要求一定的工作年限。

晉升副處要在正科崗位上幹兩年,也就是說我這晉升正科和在龍泉鎮擔任副書記兼副鎮長的這段時,對我將來晉升副處沒有太多幫助。”

陳勵繼續解釋,能力是不斷鍛鍊和積累而來的,不是天生就有的。

“做出一些成績,得到提拔後也不要高興!”

陳勵看祁玉龍和玉山聽明白後隱隱有開心的樣子,給他們潑了盆冷水。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