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已經和自己失去了聯絡。
無論小蘭怎麼想,妙真都是問心無愧的,這是她發自內心對小蘭的心裡話。
然而遠在九道鄉的小蘭還好嗎?
她已經無從得知。
從沒有一個電話。
一段緣分也就是了結了吧!
小娟,外婆,母親…這些人,就像人的命運,明明知道不能走,毅然地走下去。
人這一輩子,匆匆地來,匆匆地去,到底得到了什麼?
又失去了什麼?
誰能控制自己的命運?
誰活的更加有意義?
到底是哪些人?
又是什麼樣的人?
妙真坐在帳篷裡,開始一點一滴地回憶人生,命運。
一個快35歲的人了。
經歷了半輩子的酸甜苦辣,不想要的也來了,想要的始終沒有得到。
人到底為了什麼?難道就是吃喝拉撒嗎?
為了愛情?事業? 錢嗎?
最終他們得到了嗎?得到後的他們很快樂嗎?
快樂是用物質可以換來的嗎?
幸福到底與什麼有關?
妙真陷入了沉思,她邊做飯邊想,就像人生的畫卷就鋪設在她的腦海裡。
像電影一樣正在倒帶。
她覺得餘生應該去解決這些疑惑,得到答案。
讓活著的每一天都是朗朗乾坤,而不是不明不白。
知道為什麼活著。
活著的意義是為什麼才行。
*
最後,她想到了一善和尚。
他堅定不動搖的毅力,從不好色的端莊心態,還有對養母的慈悲之心,對眾生對自己的無私的愛。
他化身那麼多角色,來到自己的身邊。
卻最終沒有困在任何角色中,而為了心中的信仰,堅守內心的那份純真。
他一心為自己付出的大愛,毫不吝嗇的作風。
在妙真無數次愛情的誘惑下,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妙真突然悟出來了。
只有這種人,才配超越命運。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成為生命的老師。
她突然對一善和尚升起了強烈的敬畏。
而之前的那份男女情愛的欲徹底瓦解。
這一刻,她讀懂了愛,讀懂了情。
也許,冥冥當中,一行法師在另一個世界給自己送來的開示。
在禪房裡的時候。
她遇見了海德和尚,也就是追求過她的徐立。
她看見海德和尚正直,大義,無私,聰慧的一面。
也看見了對自己愛情的瞬息放下。
他是一個提得起放得下的人。
他是人中人,龍中龍。
也許,他早就知道自己和一善和尚之間的糾纏。
他早就知道自己正在普陀寺。
可是,他是一個和尚。
這些女兒情長,已經與他無關了。
他的全身,被佛菩薩的金光照耀。
一個難得的佛門天選之人。
一行法師的火眼金睛,絕對沒有看錯人。
妙真悟出了一個真理:
生命的本質是愛上自己,愛上自己的本如。
不是愛上愛情,愛上金錢,愛上男人,更不是愛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
而是愛上內心的本性。
迴歸自然,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