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昌平君造反 (第1/2頁)
被始皇讀心後,我成了秦朝團寵 棠不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37章 昌平君造反
公元前225年,即秦王政二十二年,六月十三,魏王假率一眾王公貴族投降。
至此,魏國滅。
而王賁又按照嬴政的命令,順帶對楚國發出試探性攻擊,隨後收了十餘座城池,這才於七月同眾將士回到王都咸陽,論功績接受封賞。
李信年紀輕輕的,就已經成為了十八等大庶長,只差一步便可躋身關內侯,一時間風光無限,不少人吹捧這李將軍年輕有為,一定能成為繼王家、蒙家之後又一個崛起的武將之家。
慶功宴上,雲姣坐在屏風後面,看著面露倨傲之色的少年將軍,微微搖頭。
【少年啊,別高興太早啊,今年打楚國的時候遭遇滑鐵盧,可有的你哭的。】
【誒不對,我記得當時是哪個老六搞了背刺,夾斷了李信的後路,才讓他分神,被楚軍打敗來著的。】
【誒,叫什麼來著?昌……昌平君!嗷對!我想起來了!】
【話說昌平君為嘛造反啊。】
高座上,嬴政搖晃著青銅酒樽的手微微一頓,忽然抬眸看向李信:“李愛卿年少神勇,不日後發兵攻楚,愛卿以為,該派兵幾何?”
“楚國地域雖廣,但內部分化嚴重,並不如人們口中所言那般強大——”李信喝下杯中酒,大大咧咧站起來,十分自信地看著他,
“臣以為,二十萬,足矣!”
聽到這話,正在同王賁說話的王翦立刻一口酒嗆住了。
王賁嚇了一跳,連忙給老人家拍背順氣,王翦緩了過來,沉著臉起身出列,同嬴政作揖——
“大王,萬萬不可。楚國內部分化固然嚴重,然地域甚廣,我等不知楚國良臣幾何、虎將幾何——若真只派二十萬大軍攻楚,恐有不妥。”
“老將軍年歲大了,怯戰乃是常事,吾可不怯戰。”李信說著,瞥向旁邊的王翦,面露譏諷之色。
王翦乃是當朝老將,有不少支援他的人,此番,一個頗有威望的老將軍,一個冉冉升起的後起之秀各執己見,讓熱鬧的宴會頓時安靜了下來。
兩個人爭論不休,紛紛抬頭看向王座上的人,希望他給個說法。
這時,幕後的雲姣忽然出口:“大王,適才我夜觀天象,發現東南方向有變,大王可否隨我去僻靜之地詳談?”
精通算卦的徐福和甘羅:“??”
他們怎麼沒看到?
嬴政側頭,見雲姣朝自己眨了眨眼睛,頓時會意,隨後看向王翦和李信:“二位愛卿,此事明日再議。”
遂與雲姣離開大殿。
在無人之處時,兩人停下,嬴政微微俯首,冠冕上的玉旒微微搖晃,玉旒後的丹鳳眼隱隱噙笑:“適才,多謝姣姣幫吾解圍。”
雲姣摸了摸鼻子。
【呀,被看出來了呀。】
王翦和李信都是嬴政時代最傑出的武將,如果因為這事兒傷了和氣,日後一統天下的大業難免要生出事端,因此不妨她出面幫嬴政解個圍。
“姣姣以為,此番出征楚國,派多少人馬合適?”
聽到嬴政的話,雲姣想了想,小聲開口:“楚國有項氏一族,也是武將世家,當朝有臣名曰項燕,擅謀略。李將軍年輕氣盛是好事,但若對陣此人,不加以防備,難免會吃虧。
此外,被封到前楚王都陳郢的昌平君,雖侍奉兩朝秦王,為元老之輩,但畢竟是楚人,此番我等攻打其故國,阿政也要多多留意一些。”
【我說的夠委婉了吧,王翦用來對陣項燕必勝,李信也可以去打,但一定要把昌平君給弄了。】
【這個人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造反,但肯定就是今年。老祖宗你把昌平君搞定了,李信加上蒙恬一起,說不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