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宋家子 (第1/2頁)
流放海南四歲半顯眼包靠趕海發家 梔子西瓜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方丈上前一步,摸摸溫詩詩的小手,笑呵呵道,“馬上就喝粥,好不好?”
溫詩詩瞪圓眼睛,甜甜嘴唇。
方丈笑著稱讚一句,“好孩子!”
忙讓沙彌們,將煮好的番薯粥端出來。
沙彌們很快回來,拿來兩疊碗,攤開在桌上,用勺子將鍋裡的粥舀進去。
從宋家兄弟的方向,能看到,舀進去的粥,彷彿米湯一般,稀得很......
再看看小沙彌們,和方丈一樣,都十分清瘦。
宋家兄弟於心不忍,又看那粥冒著熱氣,想來是他們為自己煮的......
於是,宋成厚與兄弟們對視,上前接過一碗,遞送到二弟宋成堅手裡。
宋成堅一手抱著溫詩詩,另一隻手,端著粥碗,放到嘴邊吹一吹......
待到不那麼燙了,才往溫詩詩唇邊送。
哪知道,小傢伙餓急了,嫌宋成堅倒得慢,自己兩手捧著粥碗......
咕咚咕咚,幾口喝完。
小沙彌們目瞪口呆,第一次見有人將這番薯粥喝得這麼香的。
宋成堅面帶笑意,將空碗取下來,溫詩詩用手背擦擦嘴,眼睛亮晶晶的。
吃飽了有勁,她好奇打量廟裡四周,眼睛圓溜溜地轉,然後朝方丈道,“你這裡有點好看......”
說話時,小嘴彎彎,唇畔露出兩個麻雀腮紅一般的梨渦。
沒想到,小傢伙嘴這麼甜,方丈頓時和藹笑了。
宋家兄弟們也紛紛露出笑臉。
宋成厚代兄弟們道,“妹妹已經吃飽,餘下的粥,請方丈和師父們用吧!
我們兄弟幾人,現在還不餓。可以晚點再出去找些吃的。”
宋成厚還記得,帶路的漁民說,寺廟裡糧食也不豐厚,是靠著疍民和漁民們的接濟,才勉強支撐。
自己兄弟十人,宋成厚實在不忍,將方丈和沙彌們的糧食吃盡。
方丈看出他們顧慮,笑呵呵道,“施主們遠道而來,長途跋涉,先墊墊肚子......
這海里豐產,只要勤快,便餓不著肚子。只是......
晚上最好不要出去,風浪大,危險也多。
若是想出去轉轉,明天百日再和漁民們結伴,也是可以的。”
方丈盛情,沙彌們也十分親善,宋家兄弟盛情難卻,卻只端起五碗......
兩人共喝一碗,餘下的,都留給方丈和沙彌們。
方丈沒在堅持,微微點頭,吩咐沙彌們將剩下的粥,拿到後堂,和其他師兄們分食。
方丈看他們穿著,便知道他們流放至此。
只是,往年流犯們賄賂差役,差一點的也會分到萬安州。
崖州三面環海,無處棲身,風險又多,分來的流犯其實很少。
見宋成堅光著上身,抱著的溫詩詩,套著囚服上衣......
裡面溼潤的裙子,已經將套著的上衣打溼大半......
寺廟白天,有虔誠的漁婦來幫忙灑掃,可以幫小姑娘洗漱、換衣裳......
現在寺廟裡全是和尚,這宋家兄弟也全是男子......
於是,方丈向宋成厚建議,讓小沙彌領著他們一人,請附近的漁婦來幫忙,給溫詩詩梳洗......
宋成厚和其他兄弟,自是感激不已,難得方丈想得如此周到。
懷裡的小姑娘,已經四五歲的樣子,確實不方便由他們代勞......
貿然去附近尋找婦人幫忙,他們都是男子,又是初到此地的陌生人,恐怕難以取信......
但有方丈派出的沙彌陪同,情況就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