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皇宮。
一處水榭之內。
“呵呵!”
段修抬眼看著水幕,將手中信心還給李進,淡笑道:“袁基倒不愧為一介雄主,只是如今方才醒悟,卻是有些晚了!”
鎮山河之約,雖然是他為主導。
但以當時的時局來看,不論是袁基,還是劉協,都需要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梳理百姓。
畢竟哪怕袁基勢如猛虎。
但漢室也並非沒有反抗之力,加上他這個外力,種種因素之下,袁基才同意下來。
而段修之所以定下鎮山河之約。
除卻劉協年幼以外,更重要的則是對抗年後的大災,讓百姓不受餓殍之苦。
所以袁基不需要那麼長時間。
段修也不需要那麼長時間。
唯一需要時間的,只有劉協。
而如今貴霜已覆,華氏城東境萬里疆土,已為大乾疆域,眼看山河解禁在即,大乾也在積極備戰,袁基卻直接跳了出來。
這也當真是讓段修,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陛下可要出兵伐楚?”
李進聞言面色凝重,眼中閃過一絲希冀。
“時機未到!”
段修緩緩搖頭,隨後話音一轉道:“不過,也是時候做好準備,就看劉協能撐到幾時,又是否能看清大勢!”
現在袁基撕毀鎮山河之約,是打了段修的臉沒錯。
但龍雀一日不歸,段修便一日不出兵。
臉面於他而言很重要,但同他掌握的權勢而言,所謂的臉面,根本就不值一提。
只要有機會,將龍雀拿回。
其他的事情,自然得往後排。
因為他不會給自己的繼承者,留下一個隱患和掣肘。
劉協如果聰明一點。
在看清中原大勢以後,也該明白該怎麼做。
李進聞言若有所思喃喃道:“但願漢天子能早日明悟,龍雀,他是守不住的!”
“將此書信交於志才,他會明白怎麼做!”
段修平靜的吩咐了一句,旋即朝廊道而行。
“喏!”
李進恭敬行禮應是。
日近黃昏,講武堂府衙。
“卻是我料錯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我還以為會等到來年呢!”
戲志才將書信置於桌案,眼中思緒飄飛。
“不過這袁基,當真是時運不濟!”
回過神的戲志才,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隨後起身收起書信朝兵部而行。
十月初。
蜀郡屬國淪陷,犍為郡岌岌可危。
劉備不得已,只得突圍而出兵屯成都,同犍為郡治所武陽城互為犄角抵禦楚國大軍。
而楚國在得勝以後,也並未放鬆對地方的掌控,數年的官吏累積,讓他們每下一地都能極快的恢復民生。
面對楚國的各種惠政。
益州百姓在稍作抱怨以後,大多數人都投入了楚國懷抱。
而原本被劉備打壓的世家,更是對楚國官吏夾道歡迎,協助楚國治理百姓。
荊州,南陽書院。
山門前。
“大勢如此!’
徐庶一身儒士袍服,腰佩三尺青鋒,遙望宛城面色凝重道:“若無外力介入,此役過後,漢室再難復矣!”
“元直可是有意出山?”
垂垂老矣的羊續,從其身後走了出來,同樣遙望宛城卻是一片平靜之色。
“老師!”
徐庶聞言一臉訕訕,連忙朝羊續行了一禮。
他本來就是抒發一下心中的感慨,卻沒想到被老師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