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沒去?”另一人道:“我們最開始就是逃往洛陽,但是進不進去啊,不但進不去,還有官兵執兵刃驅趕我們,這不沒辦法才逃到長安來的嘛。我看過些日子人會更多,因為一路走來,到處是荒野,寸草不生。”

幾人找了塊空地商量,如晦分析道:“這麼多人如果都放進城來顯然不現實,怕會造成動亂,但如果任他留在城外......”

幾人望著前面那一大片光禿禿的地,真的是連草都被拔光了,他們留在這兒也只是等死。

子期道:“難道就這樣放任不管見死不救了嗎?”

“自然不能。”魏徵道:何況沒有人會真正等死,求生是人的本能,到時候人越來越多,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是無可想象的。”

“只是怎麼救?”無忌問。

阿璃道:“既然他們進不去,那我們就把東西送出來好了。”

“對對對。”麗娘馬上附和道。

幾人想了想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雖然是杯水車薪,但做點什麼總比什麼都不做好,於是又商議了一番。

如晦道:“事不宜遲,明日我們就儘可能籌集手中的錢財,分頭購買糧食、衣物、藥品,在城外搭建粥棚,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要想方設法向上進言讓朝廷早日知曉此事,並引起重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之策,這才是重中之重,單靠我們幾人的力量確實是杯水車薪。”

“好,就這麼辦。”其餘幾人紛紛點頭。

“還有我,也算貧僧一個。”這時迎面走來一個和尚,向他們雙手合十:“阿彌陀佛。”

“你誰呀?”黃凌上下打量著他,此人年紀輕輕的,身材消瘦,似無縛雞之力:“你一個出家人平日裡都是靠別人施捨,你又能做什麼。”

“阿彌陀佛,小僧法號玄奘,自洛陽淨土寺而來,這一路上的災荒導致的民不聊生已有所目睹,幾個施主尚且有這份仁慈之心、仁義之舉,我佛慈悲,我一個出家人更該義不容辭,我雖然無甚錢財,但也略懂醫術,萬一有逝者,也可以為其做法事超度亡靈。

“如此甚好。”無忌道:“我們正好缺此等人手。”

第二天,阿璃便拿出了她所能動用的全部錢財和首飾,在水雲間後院的一間空房裡,她第一次見到了那麼多堆成小山一樣的錢幣、首飾及布帛。

很快他們便在城南郊搭起了粥棚、帳篷,開始有序施粥,衣物也開始按需發放,病人也陸續得到了救治。

看著災民們一張張開始有了生氣的臉,一聲聲發自內心感謝,阿璃雖然又忙又累,但內心卻感到從未有過的充實,她第一次覺得自己還有用武之地,還有所價值。

這日,她正在給災民分發衣物,經過一個草垛旁,看到一個少年躺在旁邊,約莫十三、四歲,胸前的衣服已被血漬染紅,一動不動,奄奄一息。

“喂,你還好吧。”

沒有反應。

阿璃伸手探向他的臉,只覺滾燙一片,她“噓”了聲,還好沒有死。

少年也突然睜開了眼,迷迷糊糊的說:“救......救救我。”

阿璃點點頭:“你等我。”

不一會兒,她把玄奘帶了過來,玄奘輕輕揭開他的衣服,只見他的前胸有一道傷口,約莫三寸深,已經開始潰爛,周圍的血漬呈烏黑色半凝固狀。

玄奘又取出一點血漬,湊近鼻子,旁邊的阿璃立刻聞到了一股腥臭味。

“還有救嗎?”她問。

玄奘凝思片刻:“盡力吧,我先去配藥。”

不一會兒他過來,遞給阿璃一條浸溼的棉布和一包藥末,吩咐道:“先把傷口儘可能的擦拭乾淨,然後再敷上這些藥。“

阿璃一一照辦,這邊,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