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你在幹嘛?”梁曉曉在微信上說,“我男票有個戰友,長相、身材、身高都挺符合你當初和我說的那個標準,你要不要過來認識一下,我們在潮海街的‘鴿’的傳說餐館這裡。”

她把訊息發過去後,夏德宇正好走到了他們跟前。劉暉笑著伸手摟住曉曉的腰,對他介紹說:“小宇,這是你弟妹,梁曉曉。”又對曉曉說,“這是夏德宇。”隨後又調侃道:“和咱們這地方以前的市長僅一字之差。”

“你小子,別貧啦!”夏德宇打斷了他的話,轉身又對梁曉曉說:“別聽他忽悠,喊我小宇或者夏哥都行。”

他們進了餐館後,劉暉和夏德宇在看選單,曉曉則拿出了手機,看到楊慧發來資訊說:“我還沒起來呢,昨天下午從武漢出差回來的,太累了。”

曉曉說:“我們也是剛到,你收拾一下,我們等你,真蠻符合你的要求。”

“有照片嗎?發來看看!”楊慧回覆說。

曉曉覺得初次見面就拍夏德宇照片有些不合適,就對劉暉說:“劉暉,把你手機拿來。”

軍人因為有很多紀律約束以及深深根植於體內的忠誠基因,在戀愛時基本都不會出現腳踩兩條船,甚至廣撒網的現象,微信和電話通訊錄裡的好友除了戰友以外的女性幾乎沒有,即便有,也是比99%的乙醇還純的普通朋友關係,劉暉就是典型的一個代表。

在曉曉要他手機時,他絲毫沒遲疑就把手機遞過去。曉曉接過手機,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裡把寥寥無幾的狀態翻到底也沒見到夏德宇的照片,再去看他的手機相簿,連他倆的合照也沒有。她失落後,靈機一動,對劉暉說:“怎麼你手機裡連你倆的合照也沒有?”

夏德宇沒注意她的問話,繼續在檢視選單,劉暉抬頭準備說話,看到曉曉對他擠眉弄眼的,他立刻就領會到了。於是拍著夏德宇說:“咱倆很久沒合影了,讓曉曉給我倆照個相發群裡冒個泡。”

夏德宇不明所以,聽了他的話,放下選單,和劉暉拍了一張生活照。梁曉曉迅速透過微信發給了自己,將手機遞給了劉暉,還故意說:“你看看要發哪個群裡吧!”

劉暉笑著接過手機,看到兩人的形態都還不錯,對著曉曉會心一笑,然後左右大拇指快速聯動,將照片發進了學校的群裡。

曉曉將這照片轉發給了楊慧,附言說:“你看看,覺得有眼緣,就快點過來認識一下。”

楊慧看到照片眼前一亮,立即從床上坐起來,拿著手機愣住了神。她在想,從照片上看他眼緣是不錯,曉曉也知道她的要求,既然曉曉說了,身高肯定也是標準以內,但是經歷過兩段無果而終的感情後,讓她在擇偶上變得更加理智,尤其是在畢業後遇到了一個長沙的男票,在飲食習慣、地域習性、季節氣候等因素影響下分道揚鑣了,讓她認清了諸多現實;又在一篇叫《今天流的淚,是當初選擇遠嫁時腦袋進的水——我遠嫁的經歷帶來的心酸》的控訴文章渲染下,暗暗下決心絕不找外地人,再愛也不遠嫁。

於是她本著免得痛苦、互相耽誤的原則,率先搞起了火力偵查,回覆道:“他是哪裡人?”

曉曉也不知道夏德宇具體是哪裡人,便扣下手機問:“夏哥,你家是哪裡的?”

夏德宇笑著幽默地回答道:“我家是上海郊區400公里外的一個農村的。”

“又犯病了,好好說話。”劉暉回懟道。

夏德宇瞅了瞅劉暉,然後又面帶微笑地說:“老家是安徽合肥的。”

曉曉自知地理學得不好,對南方城市不太瞭解,卻不知為何問道:“交通怎麼樣?”

“交通四通八達,挺方便的,合肥現在已經打造出了一個小時到南京,兩個小時到武漢、三個小時到上海的‘一二三’交通網路。”夏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