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位詔書下達後,朝廷商定儲位,以明年為大興元年。
禮部商定好禪位大典的禮節,並詳細定立流程
首先在禪位大典前,派遣官員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並在大典當日有司各部設立禮儀法規,儀仗滷薄。
大典開始前,內閣大臣奉傳位詔書陳列於勤政殿內的東案。
禮部官員陳列賀表於西案,內閣閣臣等前往朱雀門請皇帝御寶,擺放於大殿內的左側几案。
朝廷王公百官依序站立,外藩諸國使臣位列班末
這時,午門左鍾右鼓,鐘鼓齊鳴,太上皇建業帝到達勤政殿後的三省殿,在三省殿升座。
禮部的官員首先要引導大典的執事大臣,按班排列先行躬身拜建業皇帝,不唱不讚不奏樂。
典禮正式開始,建業帝李泰在中和韶樂聲中步入勤政殿升坐。
樂止,隨著三聲淨鞭,大興帝李德來到勤政殿站立。
典禮官道:“行禮”
三歲的李德與眾臣都躬身為禮。
“宣。”
內閣首輔張嗣成手拿詔書,宣讀建業帝的禪位詔書。
接著,站在左邊的內閣閣臣許興從汪清汪公公手上接過御寶,遞於李泰。
李泰手拿御寶,心中不由有些感慨,這御寶朕沒親政時不能用。
朕親政了,朕下聖旨沒有經過內閣,還是不能用。就是用了,也會被內閣封駁。朕都不知道這御寶有什麼用?
難道朕就是個蓋章的工具嗎?算了,今天以後,朕再也不用蓋章了。
他將御寶遞於大興帝李德,可御寶有些重,讓李泰有些拿不穩。
右側的孫修連忙接過御寶,放於右側案上。
丹陛大樂作奏慶平章,眾臣向已是太上皇的李泰行禮,樂止,禪位大典禮成。
朝鞭又響三次,中和韶樂作奏和平章,太上皇駕往他的天壽宮。
禪位大典成了,接下來就是登基大典,又是一連串的繁瑣的儀式。
兩個大典接著來,這讓成年男子都受不了,何況才三歲的小皇帝。
登基大典才開始,他就想哭了,他肚子餓了,這個時候,總不能暫停儀式,讓皇帝先吃飽再說。
於是,皇帝李德就當場哭了起來,他才三歲,知道什麼,他肚子餓了,你不給他吃的,他當然就哭了。
好在他已經斷了奶,要是當場喊出來要找奶媽喝奶,那就讓李氏皇族的臉丟光了。
這皇帝哭了,儀式就進行不下去了,只得破例,讓小皇帝一邊吃著糕點,一邊進行儀式。
這讓群臣們有些尷尬,他們在下面舉行著各種儀式,上面小皇帝津津有味的吃著糕點,有時還吧唧嘴。
這讓底下的大臣們都搖搖頭,恐怕這是千年以來最讓人好笑的登基大典了。
可真正好笑的還在後面,這些大臣早就知道,今天是漫長的一天,早上出門,就沒有喝水,就怕典禮上出現尷尬之事。
可小皇帝憋不住啊!當場就尿出來了,讓下面進行典禮的大臣是目瞪口呆。
這丟臉丟大了,好在外番來觀禮的使臣在殿外,不然這丟臉丟到姥姥家了,天下最強之國的皇帝竟然在登基大典尿了。
好在殿中的高官都是久經考驗之人,他們也只是楞了一下,還是不動聲色的將典禮進行完畢。
可這小皇帝的這個行為被某些人給傳了出去,這讓百姓是對這個小皇帝失望不已。
至於誰傳出來,殿中那麼多人,誰能查的出來。有可能是大臣,也有可能是太監。
皇帝登基之後,內閣諸人皆為輔政大臣,並推舉信王為攝政王。
孫修第一個政策,就是軍事改革,大幅削減駐紮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