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忍不了了,五軍都督府的將軍們撞開府門,拿著黃袍就衝了進去,文官拿著聖旨,緊跟其後。

到了臥房,武將不顧信王掙扎,將黃袍一披,文臣也拿著聖旨宣讀。

聖旨宣讀後,眾人齊躬身,“請信王登基。”

信王大哭曰,“諸臣誤我,何必讓我揹負逆臣之名。”

諸臣答曰,“一切皆為天意,天命不可違,民望不可違。”

信王無奈,只得應天意,民望行事,受禪位之位。

在受禪臺上,孫修看著那臺上那一百零八道臺階,他一步一步的步向高臺。

走的臺階就像這二十多年他的艱辛路程,從一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到君臨天下的帝王。

在最高一層,八歲的大興皇帝早已手拿御寶在那等侯,宣讀了退位詔書,交付御寶,摘下了十二冕旒,退下受禪臺。

這就表示江山已禪位,自己不再是皇帝了。

孫修受禪得皇位後,頒下受禪詔書。在玉京城稱帝,國號取自於宇宙洪荒,國號宇,改元華章。

至此,天下已不再姓李了,改姓孫了。

孫修登上皇位後,大赦天下,各部皆有封賞。他也對散落在各處的李姓藩王好生安撫。

並未削他們的王位,也未派兵剿滅他們,還是一如往常,這讓藩王都安下心來。

但有幾個藩王還是看不清楚形勢,立馬跳了出來,釋出檄文於天下,號召各地李姓藩王聯合起來,恢復李氏江山。

可還沒等別的藩王響應,就被陸戰隊剿滅了。這可就不客氣,全部斬首,一個不留。

這一剿一撫,讓天下的李氏藩王們安靜下來,再也不敢談什麼恢復李氏江山了。

安頓好內部後,宇朝開始了二十多年大發展,內燃機,電動機,重機槍等都發明出來了。

這時,各國也發明出蒸汽機,來福槍,他們聯合起來,誓要於宇朝開戰,奪回國家的自主權。

在海上,宇朝海軍與蘭格王國為首的各國海軍展開了決戰。

宇朝海軍都督莫商憑藉著重油燃燒鍋爐帶來的航速優勢,以同一口徑重炮齊射的火力優勢。

以寡擊眾,將聯軍的燃煤軍艦打的如同海上燃起的篝火,徹底掌握了制海權。

在陸上,陸軍都督高震以重機槍,火炮的優勢,一天殺敵十萬。

再加上另兩位都督谷政,江勇的迂迴,一舉將百萬聯軍全部包圍,讓他們不得不投降。

此戰後,蘭格王國被滅國,被宇朝吞併,其餘各國也都割地賠款,至少百年不敢對宇朝動兵了。

這讓孫修的聲望到達了巔峰。又過了五年,孫修發現宇朝的運轉不太順了,就像機器沒有了潤滑油。

經過調查,他知道了朝廷的高層,都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所把持的。

這就讓高層長期無法輸入新鮮血液,陷入“嚴重的停滯”,猶如一潭死水,出現了老人政治的局面。

於是,孫修在巔峰時,決定退位,讓自己的長子繼位。

孫修將國家的權力一分為三,一份給大理寺,一部分給內閣,並組建了議會。

大理寺有司法權,內閣有執法權,議會有立法權。三權分立,這樣既保證了政權穩定,又不會出現權臣,威脅皇族地位。

這樣,皇族雖然沒有了大部分的權利,但卻更安全了。

孫修在退位前,也召來了跟他幾十年的部下,大家如同朋友一樣在一起聊天。

孫修好似不在意的說了一句,“朕已年老,國事朕也精力不濟了,故而退位,不如諸位身體好啊!

朕很是羨慕你們!不過,諸位年紀也大了,還是要好好保養身體啊!”

眾人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