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巖覺得有些難為情,她下意識地捂住臉,

偷偷地擦去了那滴掛在眼角的淚珠。

然後,她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情緒,帶著微笑說:“趁著今天大家都高興,我就給大家講講我的經歷吧。”

姑娘們一聽這話,立刻興奮地圍到了蘇巖身邊,

白思甜更是滿臉期待地用手託著臉頰,準備聆聽。

1979年,蘇巖的母親病逝,16歲的她隻身前往帝都投靠小姨。

那時的她,坐在火車上,滿懷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然而,當她終於找到小姨家時,才發現小姨家與其他幾戶人家擠在一個破舊的四合院裡,生活並不寬裕。

由於蘇巖不夠條件進工廠工作,只能在洗澡堂找到一份搓澡工的工作。

在那些年,帝都市的居民平均工資有40元左右,而蘇巖的收入只有20塊5毛。

每天,她都在熱氣蒸騰的水霧中穿梭,終日不見陽光,使她的面板異常白皙、細嫩。

巷子裡的大媽們,經常誇她面板倍兒好。

就這樣,蘇巖在那裡工作了一年多。

不上班的時候,她時常去帝都最繁華的西單路口閒逛,彷彿只有在那裡,她才能暫時逃離自己的命運。

有一天,西單商場前聚集著一大堆的人,人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看什麼。

蘇巖也好奇地擠進去想看一個究竟。

身旁一個胖大媽撞了一下她,她手裡拎著的塑膠袋掉在地上,裡面骨碌碌,滾出來好幾個白饅頭。

這本是她要買回去給小姨一家吃的。

蘇巖還沒來得及發火,一個老外拿著麥克風過來採訪她。

原來,這是一家德國電視臺在錄製節目,大家圍觀的正是他們。蘇巖掉落出來的白饅頭被攝像師捕捉進了鏡頭。

女記者用德語解說道:“現在的華國,人們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你看普通人都能吃上這樣的白饅頭。”

攝像師將鏡頭對準了蘇巖。記者透過翻譯問她:“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我是搓澡工。”這個職業並不高大上,蘇巖漲紅了臉。

記者又問:“那你為啥買這麼多饅頭?”

蘇巖實話實說:“買給自己家人吃的。”

當被問到“你覺得你們家以後,還能經常吃到這麼多白饅頭嗎?”

蘇巖堅定地回答:“肯定會的。”

採訪結束後,周圍的人群散去。蘇巖也準備要離開的時候,忽然被一位女士叫住。

這位女士一看就是中國人,但她的打扮有些與眾不同——穿著紅上衣、綠腰帶和花布鞋。

蘇岩心裡嘀咕著,這女人是不是有點兒精神不正常?

但仔細看,她的舉止優雅,完全不像是有問題的人。

這位女士開口說:“我正在籌備一支由中國人組成的時裝模特隊。你的身材條件很好,願不願意來做時裝模特?”

蘇巖從來沒聽說過模特是什麼,這位女士又給她詳細的解釋了一番。以當時蘇巖的認知,她不可能理解。

蘇巖猜測就跟演員差不多,但有一句話她聽在了心裡,“身材條件好”。

她的身材條件好嗎?

從小到大,蘇巖在周圍人的眼中像怪物一樣。

身高太高,腿太長,胸脯鼓鼓的,脖子細長,腦袋又小。

她一直為自己的與眾不同而感到苦惱。

竟然有人誇她身材好,這還是第一次有人認可她。

於是蘇巖把自己的班調了時間,第二天晚上6:00,她來到了帝都飯店。

進門時,她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進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