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穿著舊袍舊衣,跑在鄴城繁華的大街小巷上賣報。

霎時間,叫賣聲此起彼伏。

“賣報賣報!鄴城月報第一份報紙發行,老少爺們都來瞧瞧。”

“賣報賣報!丞相下發政策,保護百姓田地,保證耕地所有不變,任何人想侵佔百姓田地者,上報有獎,丞相將嚴懲不貸!”

“賣報賣報,都看看大漢英雄傳,瞭解英雄氣概,以及他們的事蹟!”

“賣報了,每月一笑,讓你開心一日!”

“......”

這新穎獨特的話術,加上報紙又是新奇的玩意,很快就去引來城裡的人圍觀、詢問。

吃瓜群眾匯聚,絕對不缺熱度。

“小孩,報紙是啥?”

“對啊,給我們老少爺們都講講唄,這又是啥新東西?”

“對對對......”

閒的沒事幹的富賈、豪門公子,紛紛詢問。

就尋個樂,也是瞭解新的事物。

報童二狗子是戰爭孤兒,被李軒出資建立的孤兒院撫養。

這次有賣報的活,蔡琰決定僱傭這些孤兒工作,也能給予他們一些報酬,提高生活水平。

而經過培訓的報童,已經可以獨自售賣報紙,與路人討價還價。

二狗子利索地回答:“這是俺們鄴城的邸報,丞相稱其為報紙,簡單來說就是報道時事的紙張。”

“由主母蔡琰主持編輯,歷經多次修改,這才發行第一版鄴城月報!”

一年只發十二期的報紙,你見過嗎?

鄴城月報如今只能如此,而且只在鄴城、鄴城周邊發行。

想發行全國,只能等後面加印,傳送到全國各省,只是時間上就過了個把月。

本來報紙發行需要一個月,再來一個月的時間,可就是天下皆知了,不用看報紙也知道了。

就是賺一個新鮮度,新鮮錢。

吃瓜群眾呢喃著。

“報紙?!!”

“倒是新事物,有趣的緊!”

“報紙怎麼賣?”

經過培訓的報童,已經可以獨自售賣報紙,與路人講解。

二狗子瞧著四周的大人們,怯生生地回答道:“五十錢。”

“給我來一份!”

“我也要一份!”

“......”

商賈掃過報紙,第一時間檢視政策宣傳。

“丞相限制土地兼併,不允許自由買賣土地,更不允許巧取豪奪,發現者殺無赦!”

“哎諸位,你們看,丞相鼓勵我們經商,只要在丞相治下經商,繳納一筆稅收就能受到軍隊的保護,商隊在境內暢通無阻,自由買賣。”

“這可是大好事!”

“......”

士子們聽著商賈之言,不屑道:“士農工商,這些商賈真是低賤!”

“什麼檔次?竟然和我們看一樣的報紙?”

“別理他們,不是說每月一笑嗎,還是看看故事吧。”

娛樂區域。

“狗父”加大加粗。

“陸某,機智善談。

鄰家有一婦人,不苟言笑。

朋友對陸某說:“你若能說一字,逗此婦人發笑;再說一字,令此婦人罵街,我就請你吃飯。”

陸某答應,於是二人同去找那婦人。

婦人正站在門口,門外還有隻狗。

陸某急走幾步,來到狗跟前,撲通一聲跪下了:

“爹!”

婦人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陸某又抬起頭,對婦人說: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