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豎子!他扶蘇到底是朕的兒子還是那些儒生的兒子!?”
張鵬第一次見皇帝發這麼大脾氣,案几上的奏摺被他摔了一地,平臺宮裡的太監跪在一邊瑟瑟發抖,生怕遭了無妄之災。
事情的起因無非是郡縣制引起了儒生們的強烈反對,有幾個儒生帶頭攛掇罵得嗨了,玩起了九族消消樂。
這秦始皇可不會慣著他們,一道令下去將帶頭的儒生抓了個齊全,這群人依然不知悔改滿嘴亂噴,成功激怒趙政,圓了他們的夢想。
壞就壞在,扶蘇這孩子過於仁厚,親自跑來給他爹上眼藥,為了給那些儒生求情,與親爹當堂頂撞,給趙政氣的夠嗆。
“陛下您消消氣,公子當然是您的兒子,溫潤如玉宅心仁厚,深得人心,這民間都誇咱公子像您呢!有句話怎麼說來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公子會明白的您的苦心的。”
張鵬給皇帝拍胸抒氣,這傢伙年紀輕輕不到四十,三高都快湊齊活了,常年爆肝心肺又不好,別給氣過去了直接開席。
扶蘇他也見過了,確實是一個明君的好苗子,知人善用禮賢下士,唯一的缺點就是耳根子軟,容易被人帶節奏。
“他宅心仁厚,那朕就是暴君?!他眼裡還有沒有君父?!”趙政還是不解氣,推開了張鵬,別人誤解他,他可以忍,自己的好大兒,帝國未來的接班人不理解他,是真忍不了!
“這大公子不是來找您求情了嘛,這為啥啊?正是因為心裡有您啊!您是他親爹,這孩子沒了辦法,找親爹幫忙合情合理。”
“再說了,是您先兇的,這父子間有些話不攤開講,被小人鑽了空子也是情有可原。”
張鵬覺得自己心很累,說好的當秘書,現在成了家庭調解員,中式父子間的關係,在後世也是這樣,父不言子不語,處一塊兒一點就著。
趙政的心思他大致瞭解,亂世用重典,他是開國之君,有些手段必須得辣殘酷,不然壓不住亂象。
扶蘇是繼承人,柔和也是他刻意培養,整個大秦從他到下,所有人都希望扶蘇是個溫和仁君,暴風驟雨之後和風細雨才顯得珍貴。
扶蘇沒有讓人失望,他確實是個仁君,可惜站錯了立場,還是那句話,父子間有誤會。
趙政現在特別後悔,當初就不該讓扶蘇跟那些儒生走的太近,多好的繼承人啊,被豬油蒙了心。
“陛下,您看這大公子還在殿外跪著呢,這風吹日曬的…”
“他樂意跪就讓他跪,朕又沒讓他跪!你看不慣你就讓他走!”趙政的語氣已經軟了,自己的好大兒自己也心疼。
這扶蘇和趙政不愧是親生的,都是犟種狠人,表面上扶蘇挺溫和的,骨子裡的倔強跟他爹學了個十足。
有張鵬在中間說和,這一次父子衝突暫時被壓下,不過其中的裂痕不是他能修補的,有些話他一個內臣不能說的太深,不然犯了忌諱。
“其實不只是儒家,這諸子百家中除了李斯代表的法家和陰陽家為朕效力,其他諸如墨家、農家、名家,還有些民間能人異士,他們寧願隱居荒野給朕添堵,也不願為帝國效力!”
“全殺了吧,朕又捨不得,不殺吧,這些人又是個隱患,隨時跳出來蹦噠,朕有時候真想剖開他們心,看看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人人都說秦始皇是個暴君,只會殺人,其實有時候他也是被逼急了,諸侯分裂幾百年,從春秋到戰國,各自為政也亂了幾百年。
幾十代人的思想不是那麼容易扭轉的,哪怕他的大秦初衷是好的,可是缺點也被無數人放大,稍有不慎就有人跳出來找茬。
他倒是殺的痛快了,可是這人是殺不盡的,還越殺越多,他有時候真想一股腦全宰了,免得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