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頭手一揮,一個無線滑鼠直接到了他的手上。隨著滑鼠點選,每個人面前小螢幕上的幻燈片跳轉到了第二頁。
第二頁是一張插畫,是一張歐洲婦女被綁在火柱上焚燒的場景。
“獵巫行動,始於十五世紀末,歷史上的記載在十七世紀結束。”郭老頭侃侃而談,“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女巫是真正存在的。而且不止在中世紀的歐洲,在華夏大陸上,擁有與鬼神溝通之力的人出現的時間更為久遠,比如東北地區的薩滿教,你們藍家的巫蠱之術當然也屬於其中之一。”
“與中世紀擅長勾結邪祟之物女巫不同,華夏這些流派,更推崇的是有教無類。例如有的生出了靈智的植物動物,本性並不壞,而出馬仙就擅長與他們溝通,將它們為其所用。至於邪祟之物,在華夏的立場,從古至今,只遵從兩個字‘誅滅’。”
“自堯舜時代以來,華夏地區的尚武之風就從來沒有停過,而且曾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那便是九品之上,摸到天的門檻。”郭老頭的神色帶著得意和發自內心的驕傲,“這也是為什麼,四大古文明只有我們華夏的文明沒有中斷過。因為在華夏,人類始終凌駕於妖邪之上!”
張以秋已經聽得入了迷,腦中也在不斷思索著,突然之間,他意識到了什麼,全身彷彿墜入冰窖一般寒冷。
“而在追求武學這方面,歐洲較為遜色。所以他們第一次終結掉女巫那個混亂的時代,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藥變得更加安全,燧發槍也變得更加先進。”
“這次大圍剿之後,倖存下來的妖魔又苟延殘喘了一個世紀,實力也日益攀升。但與之相對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所帶來的科技壁壘的突破,讓歐美地區度過了最平穩的一個世紀。”
郭老頭把話匣子遞給了張樂水:“樂水啊,我年紀大了,說的有點累,你給大家講講後面的事吧。”
張樂水推了一下眼鏡,開始科普:“郭老爺子拋了磚,接下來,我要說兩個很重要的理論。這兩個理論世界統一,但叫法不同。”
“在世界範圍內,第一個理論叫做存續統一理論,指的是世界範圍存在、存活的妖魔、邪祟、精怪,它們的力量有一個統一的值。”
“第二個理論叫做週期墜星理論,”張樂水的表情十分嚴肅,“每一百四十一年,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以及大熊座δ中間,會生成一顆不知名行星向地球墜落。而這顆行星的質量、能量,或者更直白點說,它的破壞程度,與存續統一理論裡提到的那個統一值,成正比。”
“而在華夏,這兩個理論在歷史文獻中早有記載,現今只有極少數高品段和研究人員才知道,合二為一被稱為...”
“蚩尤之旗。”郭老頭冷不丁地說出,“上有蚩尤旗,下有兵流血。”
張樂水補充道:“蚩尤之旗最早的記載,出自始皇帝統一前夕,秦相呂不韋主持編撰的雜家名著《呂氏春秋·明理》中。而司馬遷所著《史記》中,更是詳細描繪了蚩尤之旗,類慧而後曲像旗,見則王者征伐四方。”
張以秋在心中其實也默默說出了這四個字,一方面,他確實讀過《史記曰·天官書》關於蚩尤之旗的記載。
而另一方面,他親眼見過。
在諾水,在北漠,在那次穿越之中。張樂水所說的大熊星,無非就是北斗七星組成鬥身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
在追逐左骨都侯的那個雪夜,張以秋曾以北極星確定方向,但卻發現北斗七星居然有八顆。
“存續統一理論和週期墜星理論釋出於二十世紀中期,現在仍是每個國家的最高階別機密。週期墜星理論的第一次具有毀滅性破壞的記載,1626年,北京,天啟大爆炸,或者叫王恭廠大爆炸。參與週期墜星理論編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