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了?

這終於開國了!

以後,他們這些人,就可以正大光明的,成為一方諸侯了!

當然,說到高興,眾人卻並不是特別高興。

因為,大秦的朝廷,同時對他們,還是有著不少的限制的。

就比如,征服的地方,其中有不少地域,不能被分封出去,而是直接隸屬於了朝廷。

而且這些地方,有不少還是關鍵的咽喉位置,剩下人雖然是有被分封,但……

有些人地方不大,人也不多。

不過,雖說是不大,可終究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起自己被滅國後的那些小山莊莊園,可是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問題。

那就是這些國家不能稱王,最多稱為公,更多稱為侯。

而且,朝廷還特意都告訴了他們,核定是准許他們繼續向下分封的。

就是跟著你一起打仗的那些功臣兄弟,他們是可以得到你的恩賜被封為伯爵的,而且名額不限。

當然,這些人所有的待遇都是由諸侯自己來提供,頭定是不會因為你封了一個官就給與什麼相當的俸祿的。

而且,你還得上貢!

不過,總體來說,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樁好事!

從此以後,他們終於能有自己的地盤了,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後,就可以關起門來當土皇帝了。

項伯被封為了公,討名項國公,自稱為項國。

而他這個討名,非常的有針對性。

因為,所有的項氏的人,那幾乎都是跟著項梁的,甚至都包括項羽!

特麼的我們這些人才是真正的項氏,你項伯一個孤家寡人,你敢自稱為項國?

你簡直不要太過分!

所以,他們直接上表抗議。

不過,特使卻是直接帶來了李斯和大秦朝廷的授意。

他叫項國,你也可以叫項國,頂多,加幾個不同的字首就行了。

項伯的位置,被封在了東北的方向,可以自稱作北項國。

而項羽和項梁,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南,可以被自稱為東項國,西項國。

當然,大秦的確是這麼給他們這麼標註的,畢竟,項伯和項梁,還真特麼的選了項國為自稱,其他的壓根不選。

項羽本來想要選楚國,但項梁卻並不建議他這麼做。

因為,如果有了楚這樣的字眼,那回頭楚國的宗室們知道之後,到底會作何感想?

他們會不會認為,這個國家本來就該屬於他們,而不是你?

所以,項羽最後選擇了一個霸為國名。

兩個項國,一南一北,分別為北項國和南項國。

韓信,則是選了個淮陰國的國名,他的出身,就是淮陰地方。

蕭何,則是選了個蕭為國名,蕭國在之前曾經存在過,是嬴姓蕭國,始祖蕭孟虧。

這個古老的諸侯國比周朝的建立時間更早,是少昊之後。

後來武王伐紂的時候,蕭國作為商朝的附庸最終也選擇了投降,成為了商朝後代宋國的附屬國。

三監之亂的時候,蕭國跟著宋國一起做亂,在叛亂被平定之後,蕭國也隨之被取消了諸侯國的國格,後來宋國大夫曾經因為擁立國君有功被短暫的封了蕭國,但最後還是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