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裡,你爸爸當時做這個決定的時候都哭了,直說對不起你哥哥”。

於楠當時低垂著眼簾喃喃的道:“我讀大學的學費是自己貸款的,”

於媽愧疚看著她:“這是你爸爸一直以來對你最愧疚的地方,你姐姐讀書不用自己去貸款,你要錢,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堅決要去貸款,你姐都畢業實習了,只有你一個人的學費還是可以借到的,你爸爸當時都已經開始向親戚借錢了,而且也有了眉目。”

於楠現在還能想起為什麼自己堅持貸款讀書,因為想獨立!想反抗!想爭口氣,想讓家裡過得有尊嚴。

不想看到於爸低聲下氣的去和親戚借錢!不想看到姑姑說女孩子讀書有什麼用,17歲都可以打工了!不想看到嬸嬸每次回來都去孃家,就因為家裡窮得連張床都只是板凳拼裝起來使用的!不想看到姑媽過節回來媽媽像保姆一樣盡心盡力伺候他們,反而得到一句做的什麼菜那麼髒,吃的不舒服,一臉的嫌棄!不想看到因為姑父難得回來一次於爸大早上跑去街上東買西買回來做好等他吃飯,反而得到一句姑父的:“看著他笑就吃不下”。

那時候的她已經足夠知道尊嚴是什麼,知道窮是什麼,知道所有關係能維護好都是彼此的利益,所以翅膀硬了想逃離這壓抑的環境。

可是她很無能為力,讀書卻只考上了一個比較好的大專,姐姐考上的本科學校不好也去讀了大專,兩個不爭氣的連升學宴都沒法辦,沒有機會讓於爸揚眉吐氣,這也是於楠長大後一直非常後悔的一件事,總是沒有辦法讓於爸驕傲一次,畢竟他那麼喜歡吹牛,把能借到錢的事也說成自己人緣好的能力。

擦了一下眼眶,於楠打算還是先不逛了,先回家,過幾天再看看,她現在迫切的想念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