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電影拍攝組來到了紅旗公社。
兩輛圓頭公交車。
陸陸續續下來了二十幾個人。
大隊長李建國迎上去“你們是來拍電影的吧,我是紅旗公社青山大隊大隊長李建國,歡迎你們的到來。”
拍攝組導演是個戴眼鏡,有些消瘦的中年男人“那就麻煩你們幾天了!”
“不麻煩,不麻煩,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說。”李健國笑呵呵道。
這可是個大好事,先不說出名,就是能有記錄下社員們的影像的機會,這點麻煩算什麼。
清瘦導演點點頭,轉身招呼拍攝組的同志“把寶貝們都抬下來吧!”
隨後對著李健國道“這次我們來紅旗公社拍攝,是應老人家的要求,拍攝一部反映當時老百姓生活的真實紀錄片。”
“沒什麼劇情,就是社員們吃飯,幹農活,學習的...日常生活。讓國外的人瞧一瞧新華國百姓的真實面貌,改變他們對我們封建戰亂時形成的觀念。
告訴他們,我們不是沒有文化,我們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併為之奮鬥。
在偉大領袖的領導下,我們不再雙眼麻木,不再鴉片氾濫,被肆意侵略,肆意侮辱。
我們與過去是不同的。
同時也讓後世子孫更形象的瞭解我們這個時代。”
劉嬸聽的心情澎湃,然後想到自己豈不是也有機會當主角?
穿著新年才穿的新衣裳,湊過來尋找機會想蹭個群演的劉嬸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起來
“同志你看我怎麼樣,我可是考試第一,得過掃盲獎狀的,當年老人家還誇過我嘞!”
六嬸毛遂自薦吸引了導演的注意。
導演想了想,在他的安排中確實有舊時代出生的婦女在黨的領導下,參與掃盲運動,得到讀書識字的機會,走進新時代的拍攝片段。
而且這位同志還考過第一,選她十分合適“行,那就耽誤你一兩天的功夫”
“哈哈,不耽誤”
得到機會六嬸頓時笑容滿面,同時她也沒有忘了自己的好閨蜜
她將楊鳳拉到這邊介紹到
“導演,這是楊鳳,她是來支援我們大隊的下鄉知青。
我跟你說啊,楊鳳同志幹活非常積極負責,整個夏收秋種期間一天沒缺工,而且天天拿滿工分。”
導演看向楊鳳。
楊鳳今天特意打扮過,兩條麻花辮編的一絲不苟,身上的衣服洗的乾乾淨淨,見導演看過來也不緊張,自信的回看過去。
導演扶了扶眼鏡,心中滿意。這位女同志落落大方,有著現階段絕大多數婦女所沒有的自信。
而且他還發現這位女同志身上還有一絲,大那種國百姓才有的氣質。
無所畏懼(有底氣),輕鬆(不怕敵人打過來)…
非常適合他想拍攝的那種華國未來百姓應該擁有的風貌。
於是當即選定她為其中一個小片段的主角。
“那就辛苦這位女同志幾天。”
這時,車上的拍攝裝置也都搬了下來。
大隊裡的老人小孩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過去,圍繞著奇怪的機器議論紛紛。
“我們平常看的電影就是這些東西拍的?”
“這個是燈泡吧!”
“這個東西怎麼這麼長,跟個杆子一樣...”
“別碰,碰壞了我們可賠不起。”
一個想要摸一摸的小孩子,剛要伸出手就被他母親給拽了回去。
“沒關係的,小心點,摸一摸壞不了!”清瘦導演和藹的對那個小孩子說道。
“這位同志,電影就是用這些東西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