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才六點多,宿舍裡的同學們陸陸續續地起床了。一時間,小小的宿舍裡面,響透了腳步聲和翻櫃子的聲音。衛生間已經被佔了,楊懷遠和不少同學便跑到門外的洗衣池邊去刷牙和洗臉。再回到宿舍,他翻出報到的時候領過的物品,裡面他以為是備用的被套和枕套的,居然是校服。他撕掉表面的塑膠袋,取出長褲和T恤。長褲是白色的,褲腿的側面各有一條紅色的機縫線。T恤也是白色的,左上角還縫有一個奇怪的口袋,口袋上面又縫了三中的校徽。
按照昨晚徐老師的交代,同學們穿著統一之後,在六點半的時候,趕到教學樓的前廣場排隊。學校辦學歷史短,暫時還沒有高三年級。高二年級招生的時候有六個班,現在只剩下兩個班,稀稀疏疏地在前廣場的左邊站著。高一年級的學生們浩浩蕩蕩,十二個班,每個班男生和女生各站成一排,總共有二十四排。同學們差不多來齊了之後,又有十來二十位的老師,身著統一的運動服,站到了教學樓一樓大廳的玻璃門外。他們站在臺階上面,好像牧羊犬一樣,俯瞰著七、八百人的學生隊伍。有人拿著大喇叭開始上臺組織隊伍,讓同學們安靜,同時釋出一些向左轉、右轉、後轉,以及向前看齊之類的命令。然而,不管怎麼轉,總有同學轉錯了,兩位同學相對而立,面面相覷。他們周圍的同學們則鬨然大笑,一時間隊伍的紀律十分渙散。
“向後轉,舉行升旗儀式。”大喇叭裡面傳來聲音。
片刻之後,有儀仗隊從教學樓一樓的大廳莊重地走出來,後面跟著四位同學,各自託舉著國旗的一角。這隊人馬徑直地走向了升旗臺,站到了所有隊伍的前面。十一班的同學這才發現,石飛鳥就是四位託舉國旗的同學中的一員。她同其他三位同學一樣,穿著藍色的禮服,肩上掛著金色的綬帶,禮服修身而裁,更突顯出她的纖瘦和高挑。
升完旗之後,大喇叭裡又傳出聲音,說教務處長上臺講話。
同學們左顧右盼,才看到一位五十來歲的胖子,蹣跚地走上了講席臺。他頭上有點脫髮,腦袋四周剩下的頭髮依然濃密,而且有點捲曲,身材看起來像一個葫蘆。
“同學們,在這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日子裡…”他朗聲地念道。
同學們又鬨笑了一陣。雖然現在還是大清早,可是很明顯可以看出,今天是南方典型的陰雨天。頭頂上陰雲密佈,細雨隨時可能到來。
教務處長絲毫沒有受到同學們的影響,依然繼續著他那如食堂流出的泔水一樣的講話。
他說,三中是一所新建的“私立貴族學校”,學校採用“封閉式的教育模式”,旨在培養一批有希望考取清華、北大的高素質學生,云云。然而,在他的演講中,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可能就只有幾點。包括,在校期間禁止談戀愛,學校會嚴肅處理談戀愛的學生;每週只放半天假,在星期日的下午,只有這半天學生可以離開學校;每個月放兩天假,學生可以回家一趟。
教務處長的講話結束後,馬校長再上臺講話。馬校長是縣教育局退休的領導,六十多歲了重新上崗。他禿頂更為嚴重,索性整個頭皮都“寸草不生”。但是他的身材保持得很好,老來並沒有發福。
馬校長說,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創一流管理,聘一流師資,爭一流質量,辦一流學校”;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不是父母,勝似父母”;學校的辦學要求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學校的辦學方向是“德育為重,育人為本,升學為主,質量第一”;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造就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科學文化素養和創造性素質的基礎人才”。
馬校長的講話要比教務處長的講話長上一倍,同學們聽得兩隻腳都快站不住了,他依然沒有要結束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