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蒙元境內”

“北元也有,看來朕的北伐勢在必行,在遠,朕也要打過去”朱棣簡直能氣吞山河,這對於朝廷來說太重要了,有了鹽,基本能掌握大明得興衰。

漢王乘勝追擊“爹,我這裡還有一個朝廷鹽業得改變,你看看”

漢王遞上了第三本奏摺,朱棣拿來一看後,瞬間被吸引了,特別是說到鹽引弊端,朱棣自己想了下,確實這麼發展下去,早晚真可能這樣。

“這段鹽引弊端你分析得很好,同時將西藩這裡的鹽湖作為儲備鹽,那就的看看你說得曬鹽法能否成功,若真能如此,鹽引問題倒也能得到保障,不過這將鹽業慢慢放出去,這裡雖然有道理,但還是有些不妥,容以後在考慮吧”

“父皇說得是,其實這個將鹽業放出去一些,是我寫奏摺時,瞻壑在一旁說得主意,我感覺有道理就給父王看看”

漢王說道,一下子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讓朱棣都古怪地看了眼。

這要讓朱瞻壑得知,估計能被漢王得不要臉,震撼到失語,合著他得方法,有用就是你提出得,皇帝質疑得,就是我提出來的?

“瞻壑?”朱棣想了下,忽然發現對這個孫子的印象有點少。

“哼這主意是不錯,不過若能再成熟一些,到了以後鹽引慢慢有問題,說不定可以一試,慢慢來這個瞻壑說得對”朱棣評價道。

“爹說得對”漢王馬屁趕忙跟上。

“哼,至少瞻壑在這個年齡就能提出這番言論,你呢?像瞻壑這麼大的時候,還成天玩泥巴,逃課,打夫子,你什麼沒幹過”

漢王心中鬱悶,怎麼還被罵了。不過這一切朱棣好似都看在眼中,最後才慢慢說道。

“不過現在你算是懂事了,知道為爹分憂,為大明造福,這點現在就連你大哥和老三都沒辦到,爹很欣慰”

朱棣再次拍了拍漢王的肩膀,漢王頓時間,心中狂笑,不過還是記著徐妙雲說的,要收收性子。

“爹,這都是應該的”

“好,老二,說得好”朱棣爽朗一笑。

隨著有人進來稟報道,“皇上,工部尚書宋禮來了”

“讓他進來”朱棣下令道。

侍衛很快出去通知了宋禮進來,而宋禮是一箇中年男子,也大概四十多歲,穿著一身官服,留著長鬚,對著朱棣恭恭敬敬一拜。

“老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

“朕安,起來吧”朱棣說道。

“陛下,老臣最近得到一個小東西,將好借今日獻給陛下”宋禮上前,從袖袍中掏出了一個方盒子。

朱棣表情微微變動,顯然這樣的情景不止一次發生,不過朱棣也還是接過來一看。

是一隻瓷蟬,做工精美,底部還刻著萬年兩字。

“宋愛卿這名字果然是名不虛傳,宋禮,送禮,朕就收下了”朱棣揮手,讓人收下,然後把漢王寫的第一本摺子,拿給了他。

“你看看,上面法子可行”

“是”宋禮見自己小玩意被收,也十分高興,然後接過摺子看了起來,然而越看,宋禮越是激動,最後更是有些顫抖。

“陛下,臣研究過曬鹽法,但是都無結果,不過今日這方法簡直絕了,不知這是何人所寫,臣想再過細問”

朱棣一聽有戲,連忙問道“這方法可行”

“回陛下,臣有九成把握能行,而且這方法所耗成本,人力,絕對不超過煎鹽法三分之一”

朱棣喜出望外,然而宋禮繼續說道。

“這鹽池分級,每一級曬鹽時,不但能提高最後鹽的產量,還能在每級進行沉澱,等流入最底下的鹽池時,滷水中雜質已經能去除大半”

“至於這最後,以清水在稀釋成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