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睡午覺,也在地上撒了一點水。

再一次觸發童薇薇好奇的問十萬個為什麼。

“這樣地上溼點,沒那麼幹燥,散熱涼快!”

媽媽這樣的回答再一次讓她漲知識了。

她小時候的記憶力,雖然她會走路了。爸爸也時常會把她背在肩上玩耍。

爸爸媽媽一起幹活時都是和顏悅色的開心場景。

好像有事都一起商量著辦,從來不吵架一樣。

這夫妻關係絕對是模範,也是教育自己孩子的典範。

真可謂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為了自己每年的收成有地方放。

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家裡的場地。

這一排每家門口走路的大廣場地上,很方便開著拖拉機轉圈來回碾壓將鋪在地面上的稻穀分離。

也可以鋪上自家種的連根帶枝葉整棵整棵拔回來的花生曬乾。

還可以鋪上收割回家的整棵長滿油菜籽的油菜。

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晾曬東西,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繩之類等等也是灣裡孩子們有空聚集,最喜愛來這大場地上盡情揮灑之最佳場地之一。

在這麼大廣場的邊緣,正門看向前方大場地,透過幾米間隔的樹木以及簡易木樁圍欄看過去的是很寬大的水塘。

聽說水塘淹死人是常有的的事。

至於是哪個水塘誰知道呢,這玩意想想毛骨悚然。

所以大人們都不讓小孩去水塘邊玩水的,一經發現,大人都會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娃。

有的大人為了給自己孩子長記性,希望他不會再有第二次。

直接簡單暴力的又打又說有時還帶罵的。

罵的不夠就審問的。

審問無果沒回應繼續打。

就這樣邊打邊教訓著,打的他分不清東南西北。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爹喊娘。

那哭聲都能透過廣場和水塘輕鬆吵到水塘正對面那裡幾戶人家,嘿嘿也包括水塘對面的童薇薇家。

基本大人但凡一聽到哭聲,馬上就會有人用方言好奇的問:

“是哪個又扛禍了?”

當即也會檢查一下自己娃在哪裡,生怕自己小孩和別人家打架了。

都說自己生的自己養的自己娃自己疼,其實父母們通常會在一起聊天時這麼說,那些類似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的富有大道理的教育話語。

這灣裡大水塘有好幾處。

最中間的一處大水塘位於童薇薇家和童薇薇大伯大媽家之間。

不規則的水塘周圍是馬路和樹木,通常時不時會出現洗衣放牛的人灣裡的雞,豬,狗有時也跑來水塘邊四處遊蕩。

有方便蹲下洗衣的大石頭,淺水區內透過水麵可以小魚小蝦游來游去好不快活。

這一切的自然風景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太具有誘惑力了。

水塘邊一群人自由活動著,有的拿著蒲扇樹下乘涼,大部分孩子手上沒拿扇子也沒戴草帽,不是下大雨更不可能去打傘。

天熱還是會曬得又幹又熱的就想玩水這也是自然而然的。

針對玩水事件主要是屈打成招的娃太多了,基本下次偷偷還是再犯同樣的錯誤,然後被灣裡一群小朋友為了安全起見積極的通風報信給父母了。

常在水邊走哪有不溼鞋的道理。有的父母還沒打就被嚇哭了了。

這些童薇薇也都經歷過。

童薇薇媽媽通常逮著打兩個哥哥,俗話說得好:

棍棒之下出孝子,在農村裡只要學習成績好,野雞也能變鳳凰。

童薇薇和他的兩個哥哥就是這麼被媽媽拿捏著。

完事跟沒發生過一樣。